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小说,呈现回归鲁迅所开创的乡土书写的黑色调的趋势.这是一种以现代思想为坐标,正视苦难、反思传统的勇气和理性.表现出了世纪末中国文学对于"五四"传统的回归.同时,作家们精神回乡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神话荒蛮的态度,又反映出这种回归的非整体性,尤其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乡土创作中的无意义心态,更成为一种漠视历史的理性缺失.  相似文献   

2.
儒家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仁厚之风的道德约束,重视有教无类的个人培育,体现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合作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既定信念目标的不懈追求.传统儒家的这种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形象,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因此,准确地解读儒家经典的内涵,深入研究中国自己的教育与文化,以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强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李劼人因"大河小说"独占中国文坛一角,小说中大胆而叛逆的女性群像因为表现出鲜明而执着的现代追求,一直备受论者关注。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时代的局限、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又使这些女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未完成"的现代特征:她们的反叛以男性依附为基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回归传统,呈现出不彻底性。同时,作家本人在塑造女性群体时的无法突破的思想困境,也造成了"大河小说"女性的"旧式"。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未完成"的过渡性,使李劼人的"大河小说"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的《新理学》以自觉的道德反思意识为出发点,肩负着贞下起元的自觉使命,试图为处在国难中的中国找寻新的发展方向。这种对传统道德接续与重构的理论自觉在何怀宏的《新纲常》中也有集中的体现。从《新理学》到《新纲常》的理论创作,均充满了自觉的理论创造意识。这种理论自觉既有对社会道德根基的寻求,也有对道德传统的反思,既有对新道德伦理特点的理性辩证,也有对如何实施新伦理路径的详细考量。  相似文献   

5.
作家并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在动乱中"自觉"的时代,作家和士人的独立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此对应的是,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抒写自我情怀的文学作品。此期作家并称现象开始慢慢增多,已能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宏观地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家并称现象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力图把握文学在此期发展的一些面貌、轨迹,更好地窥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自觉"精神。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横跨中西的多文化语境中,精心塑造了一个艺术化、唯美化和梦幻化的"老北京"形象,这既是跨文化翻译的典型产物,也是作家本人文化中国情怀的集中呈现。他将"老北京"视为古典中国的肉身原型、传统华夏文明的辉煌象征和现代中华民族的首要认同标志。林氏对"(北京)城"与"(中)国"之间同构关系的渲染,及其以北京叙事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论自觉,都为后来的众多海内外华人作家所借鉴和传承,北京则为他们提供了想象中国的广阔空间。而林语堂对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认同中的某种纠结。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成果的代表之一,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形象代表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忠诚守卫者;白孝文则经历了一个由对传统道德自觉奉行到彻底反叛的过程;黑娃则从最初的盲目反叛最终走向了自觉回归。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复杂态度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并试图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寻找一个合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金连钧  汪琼 《江苏高教》2007,(6):152-153
传统道德"慎独"精神对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教育作用仍然十分显著,尤其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网络环境中,"慎独"精神更能发挥出对大学生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慎独"是指不管别人在场不在场,注意不注意,都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谨慎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做一个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文化具有丰富的且为西方学说所忽视的"人学"底蕴。"人道"与"大同"精神,对于制度性人权的弊端具有一定的缓和作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法兼容""内圣外王""良法善治"等品格,凸显了人的关系定位和交往,有别于现代社会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的过分倚重,它既不以道德责任抹杀个人对自身利益追求的权利,也不以理性认知抹杀个人道德本性生发的空间。现代人权法治教学应当注重用法治理性构建社会基本体制,同时,发挥民族文化底蕴的道德导向,以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德性主体。  相似文献   

10.
道德内化之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化、修养为主要路径的中国式道德内化方式和以理性引导、宗教信仰和法的规约为主要路径的西方式道德内化路径都是以各自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前提的.但随着对人的认识的日益深刻,历史上的道德内化路径在今天只具有借鉴意义.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和人性结构,由"强制认同"到理性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的循序渐进的道德内化路径才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作家日记写作和出版实绩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景现.现代作家日记出现,源于"五四"对人的重新发现.现代作家日记是创作主体对自我形象的书写和生命意志的表达,其中体现着理性批判、个性自由、忏悔、孤独等现代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培养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道德认同的培养应注意的误区有社会功效和个体的分离、道德问题法律化、单纯地强制灌输道德规范、忽视层次性、拒绝次道德等方面。我们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培养,使道德认同成为青少年发自内心的认同,成为他们一种理性的、思想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洪艳荣 《教育探索》2021,(10):67-72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生命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挺拔、价值理性的稳健,还关系到知识理性的建构、家国使命的担当、社会责任的澄明.大学生身份认同需要经由"我"与自我的伦理自反、自我与他者的伦理承认、自我与普遍性规范的伦理内化而生成反身性身份认同、社会性身份认同、普遍性身份认同.当前,大学生身份认同中的伦理文化、伦理精神、伦理抱负与伦理气质匮乏,存在一定程度的伦理隐忧与道德风险.以伦理文化自信为价值线索与哲学依据,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伦理元素嵌入、大学课堂教学的伦理向度自觉、大学实践活动的伦理设置、大学实体的伦理文化建设等维度培育大学生身份认同的伦理底色,是必要且紧迫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20世纪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尽管相隔一个多世纪,但他们的文学审美理想却是惊人的相似,都对人类的现代化文明表示质疑,都对"乡下"的人文环境极力推崇,都将道德、情感而不是理性作为衡量社会和个人的标准,得出情感高于理性,道德优于科学的结论,并发出"回归自然"的呐喊。因此,他们反对现代城市文明,提倡回归乡土文明;反对工具理性,提倡回归内心世界的自由;反对世俗化,提倡回归自然人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家族小说因为纳涵着丰富的现代性内容,折射出“现代中国”政治、经济与道德等的变迁而深受作家青睐。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作家的家族书写,一方面延续着现代文学“叛逆式”的书写传统,另一方面,又典型地体现出当代文化变革中作家们的文化关怀。作家们对“家族”文化母题,既有着新的起源解释,同时又有当代性的精神铭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内含着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精神理想的预设,反思传统并对传统进行现代意义的转化,无疑为我们解决现代的精神危机以及完善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转化的问题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劼人因“大河小说”独占中国文坛一角,小说中大胆而叛逆的女性群像因为表现出鲜明而执着的现代追求,一直备受论者关注.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时代的局限、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又使这些女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未完成”的现代特征:她们的反叛以男性依附为基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回归传统,呈现出不彻底性.同时,作家本人在塑造女性群体时的无法突破的思想困境,也造成了“大河小说”女性的“旧式”.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未完成”的过渡性,使李劼人的“大河小说”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文体实践为探讨持续的历史书写与不断填补的小说文本间的裂隙、弥合及创作主体在真实与虚构问题上的处理方式提供了范本,提示了历史真实与历史想象的内在分别,这无疑是对中国小说写史传统的承续.尽管它体现为两难中的持续历史书写,但作家的文体意识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律性为"生长出中国的小说艺术"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这个宝库里,"涵泳"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方式,因其符合汉语言特点、规律而存续了数千年之久。把"涵泳"与"语文"直接关联,从"涵泳语文"的独特视角,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园地开展实践研究,既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性认同,又是现代汉语学习的明智选择,更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一、涵泳语文的基本策略1.向生本回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佛家文化精神.这种佛家文化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复兴并成功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一现象既显示了佛家文化精神的永恒生命力,又使中国的新文学富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