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俊毅 《贵州教育》2011,(11):45-46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所谓转变学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  相似文献   

2.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呢?一、心理特点体育后进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  相似文献   

4.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转化教育“体育后进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体育后进生”除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知道人是有差异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也存在能力上的差异。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导致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后进生摆脱"后进",提高体育素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一、形成原因本人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经过反思、总结,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归纳有以下几种。1.个人因素第一,认识不足,被动学习。后进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6.
体育后进生是指技能学习太慢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基础较差但能积极参与练习或者伤、病、残的学生均不属于体育后进生。如何转化体育后进生是每位体育工作者面对的实际问题,笔者从解决体育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入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一、体育后进生的心理原因分析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不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目的意义认识不正确,他们的体育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要上,只是因为怕影响升级、升学才参加体育学习。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形较胖、…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大多在学生时代。要想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就要首先解决好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学校体育与将来社会需要的衔接问题。而要解决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这种衔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则是关键。笔者就影响中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因素及能力培养问题和同仁们商榷,敬请斧正。一、自我锻炼能力是构成体育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条件1.1认识能力。即学生对体育的作用、意义和有关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了解、掌握程度。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必须首先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开区教育局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学会自觉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作为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体育锻炼不仅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需要,而且成为他们进行终身锻炼、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一、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纲要》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群体是指在体育锻炼中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共有同一锻炼爱好的集体人群.从体育锻炼的形式上分析了当代学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与锻炼群体的密切关系来研究,闸述体育锻炼群体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体育如何引导这种群体的产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终身体育教育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华章》2012,(32)
本文对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结果,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本文提出了具体方法、措施.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一、更新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一  相似文献   

14.
陈峰 《成才之路》2013,(36):34-34
一、学生对体育学习厌烦的原因 (1)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全面准确的认知。思想是指挥人行为的决定要素。当一个学生不能用正确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时,就不会好的发展。就体育课而言,孩子们因为自身的年龄小,他们没有正确的体育观,就不自愿、主动地参与严格意义的体育活动。调查发现:我们的学生95%以上对体育认识是肤浅的,他们认为只是“玩玩而已”,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一无所知;还有部分学生只知道“一心只读眼前书,两腿不迈房半步”。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体魄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其指导思想应该是面向全体,立足健康第一;其目标应该是阶段效益与长期效应相结合,着眼于长期效应;内容上应立足于全民健身、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需要;管理体制上应向学生自主、自觉锻炼,将体育融入生活方式的方面发展。但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存在以下弊端:(1)缺乏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教学,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管理等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所说的后进生是指那些身体条件,运动素质、体育技能、体育成绩不合格或成绩尚好,但意志品质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体育后进生的存在,使体育教学的目的不能全面完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是素质教育赋予每个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体育差生的方法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曾艳 《贵州教育》2010,(7):38-39
一、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树立终身体育观 首先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意义,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懂得锻炼的原理、方法,以及体育锻炼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和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体育的价值观念。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和细心观察以及与学生谈心交流,将体育课堂中行为后进生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轻体重智型:此类学生,文化课成绩略有优势,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或不重视,只注重文化考试的分数,将体育看成可有可无的学科,对体育缺乏热情.   ……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只有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性,学生不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且会因为受伤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还会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感,完不成教学。所以安全措施是让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为了消除不安全因素,就应早做好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群体是指在体育锻炼中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共有同一锻炼爱好的集体人群.从体育锻炼的形式上分析了当代学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与锻炼群体的密切关系来研究,阐述体育锻炼群体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体育如何引导这种群体的产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终身体育教育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