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当前时期,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金融领域也开始与互联网结合,共同发展.经过我们的进一步分析和整合,我们可以得知,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通过互联网领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传统的金融市场已经被以互联网为主要发展的方式所取代,在本文中,我们就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而且也促进各行各业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整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产业,将传统金融领域中金融流通、金融支付、投资管理等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并且运用信息化技术形成全新的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传统金融显现出诸多不足,金融业务于是寻求出路,渐渐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出现。而对于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对他们影响最为深刻的则是第三方支付。本文将介绍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作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尤其是余额宝和支付宝,以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推动,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更加满足大众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金融自由化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在世界性金融危机重现之后尤为突出。可以从理论基础、方法论以及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金融自由化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深入评析。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涉及金融自由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方法论涉及衡量金融自由化的方法以及数据关联问题,实证研究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就金融改革对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今后该领域研究存在五大趋势:一是微观领域会纳入更多自由化影响力的研究;二是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将受到更多关注;三是金融自由化的衡量方法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四是研究将提高对数据筛选问题的重视;五是未来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金融危机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述评,分析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在选择经济增加值作为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模型实证研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存在着"脱媒校正效应"。由此,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实行多样化的经营方式进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来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9,(3):112-118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满意度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从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的视角,利用文献共被引和引文网络结构变换等方法分别对大学生满意度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研究前沿进行分析,对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文献进行预测。研究识别出该领域具有十大研究方向,研究前沿的演化呈现三个阶段。并且预测出了14篇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文献。系统地了解了该知识领域的前沿问题,和未来潜在的变化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ERIC数据库是教育领域中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级教育类资料库。ERIC数据库收录的远程教育类研究成果始于1972年,截至2010年,共12402篇文献。这些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国外远程教育研究已步入研究成果产出相对稳定的成熟期;文献来源渠道众多,以学术期刊为主;文献类型丰富,以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研究内容广泛,教育层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当前国外远程教育的应用已经发展到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研究逐渐向传统教育转变,开始关注教育政策、师生关系、互动、混合学习以及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既要对其发展保持适度的积极态度,鼓励创新,也要意识到它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并结合e租宝事件,得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成为当务之急的结论.最后,从互联网金融的货币支付和货币融通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对策,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在1998—2009年的文献共引网络图谱,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影响力较大的文献,再通过文献共引聚类,进一步探测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分别是"社交网络"、"校园生活"、"种族多元化"和"学术压力"等。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为全面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在职教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文章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以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我国职教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质量、影响力、被关注度均较高;发文作者具有瞬时性特征,核心作者数量极少,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职教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定位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产教融合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职教创新创业教育研究4个主题。未来该领域研究还需进一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职教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深化微观研究;拓宽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1.
政治关联是近年来国内外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本文依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从政治关联的广泛存在性及其产生机理出发,对政治关联与公司价值的影响路径,包括融资便利性、危机救助、税收优惠、产权保护等及其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能增进人们对企业政治关联的认识,并为进一步研究政治关联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态势,其中绝对的投资主体就是中央企业。由于数据的可获性较差,国内外文献中甚少有专门针对央企OFDI的研究。基于长期手工收集的数据,并首次对央企OFDI的演进进行了回顾,由此对其战略选择即产业布局、区位分布、进入模式及主体选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央企对外投资时偏好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及地区,亚洲和非洲成为主要投资目的地,随着时间推移,在其余大洲的投资呈稳中有增态势,区位分布更加广泛和理性;产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如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建新厂或成立独资公司为央企OFDI主要的进入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确实促进了央企OFDI的扩张,尤其是并购。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由于能体现普惠金融的原则,故近年来在我国获得爆发式发展,但其风险也日益凸显。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法律风险、第三方支付风险、P2P网贷平台存在资金与技术风险、长尾风险、信息与科技风险等。因此,应该从完善监管法规、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跨市场的金融创新协调与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方面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内容的私人藏书家编撰之藏书目录,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学术史的角度看,《郡斋读书志》目录体例的创制、图书类目的设置以及序与提要的撰写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不仅是一部目录学巨著,也是一部带有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性质的札记,是了解宋代文学与政治文化的独特文献。赵希弁《读书附志》在文学批评上对《郡斋读书志》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金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的一般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聚焦于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中介和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作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非正规金融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商洛学院学报》2006-2012年出版发行的38期学术论文为统计对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其载文量、信息密度、作者分布、出版时滞、基金项目论文、研究领域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反映期刊所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对期刊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界定、功能定位、作用、发展进程、监管之策、未来趋势等六个颇具热议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冷思考,旨在清晰勾勒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轮廓,理性客观地去认识互联网金融。为了更好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应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从而营造出新型的包容性金融业态。  相似文献   

18.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素为学林所重,近人至推为清人学术笔记第一,惜其书虽经再校,迄无注本,本论力图填此空缺,为此书作一笺注。笺注之义例,分为“明其源”、“纠其谬”、“补其缺”、“解其惑”、“申其正”、“探其理”、“衡其情”七种。明其源者,探寻钱说之论据也。纠其谬者,订正钱说之谬误也。补其缺者,补充钱说之不周也。解其惑者,解释钱说之疑惑也。申其正者,钱说为正解而他说非则申明其正确也。探其理者,钱说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探其所以然也。衡其情者,诸说皆无确证则衡量其情理也。此为《〈十驾斋养新录〉笺注》弁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网络公司等新经济组织,同时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成为企业的新时尚,这些都对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产生强烈的冲击。本文论述了互联网对传统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并就其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com时代,网络学风起云涌的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作用。本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究网络学产生和火热的原因,分析网络学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并对它的发展前景作出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