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一、二元经济与不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的特征二元经济的概念是现代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学派提出的,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即现代的城市工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农业仍然是自给、半自给型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也很低。结构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推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业的廉价劳动力向工业流动。这种流动的过程即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过程,直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边际生产率和边际收益率水平趋于一致,标志着整个经济进入现代一元经济增长阶段。一般而言,任何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经济,二元经济都是必经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比较平稳地完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许多  相似文献   

2.
二元经济结构分析方法是国外发展经济学家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惯用的方法之一。这种分析方法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结构上的差异,另一是把两个部门连接起来的劳动力转移是消除“隐蔽失业”、带动传统农业部门起飞的关键环节。这种探讨一改西方经济学长期沿用的微、宏观分析方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由此,许多经济学家将这种方式应用到经济模型的建立之中,以此来为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二元经济理论及其实质的再认识张建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这一判断或命题已为众多发展经济学家所共识。然而,二元经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何分析与认识二元经济中各种关系,以及如何选择改造二元经济的途径等,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结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共同特征而存在的.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实际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先进部分和非先进部分,或现代部分和传统部分.二元经济结构中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开放式的,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国家则呈现出开放式.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随着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完成了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但其封闭性较强.八十年代至今,由于国民经济的超常和非均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趋于强化,并呈开放式的特征.这一变化对我国的人才结构和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结合我国的的国情.探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与确立所应遵循的原则。一、二元经济结构与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特点的一种理论概括。它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始阶段,现代工业只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是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描述,是指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状态向生计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状态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一、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二元经济”最初是伯克(Booke,1933)提出,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他当时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二元经济的一种单纯的描述。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刻画了后起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状态.虽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与中国建国后通过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而人为强化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工业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后,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放开农产品流通和价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扶贫开发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了变动,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着经济重建和发展的问题。为了把这些国家落后的经济纳入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4年提出了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和技术援助的所谓》第四点计划"。与此相适应,西方经济学家们按照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各种发展模式,从而产生了发展经济学。长期以来,西方学者控制着发展经济学的讲台和论坛,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学者对西方研究发展中国家问题的学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早期的威廉·刘易斯、沃尔特·罗斯托,近期的P·罗默、R·卢…  相似文献   

9.
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育既对这种城乡关系产生影响,同时教育自身又是这种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发展教育以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 根据城市化模式的一般理论,现代工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社会。大多数人口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大城市遍及东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不仅是人口增长、移民而且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发展点燃了农业经济爆炸之火,它使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兴盛起来。城市…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已成为中国当前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这既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必然结果 ,同时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具体经济社会环境下 ,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一、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1)刘易斯模式。刘易斯提出了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式 ,他认为 ,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传统的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 ,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 ,劳动力十分丰富。根据边际生产成本递减原理 ,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必然非常低 ,有一部分劳…  相似文献   

11.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与穷国农业经济增长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但是,对应如何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使其现代化,使现代化农业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的问题,经济学家及各国领导人见仁见智。西奥多·W·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及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不乏真知灼见,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的商品供全世界的人们使用。按说应该能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一些薪金、福利较高的好岗位也应该不断涌现。可是,为什么不论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都感觉好工作越来越难找了呢?我想这可能与"刘易斯拐点"有关。1954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存在着两大经济部门:一个是以传统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长期以来城乡分治、二元结构的产物,是传统农业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注重公平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实现流动儿童教育权之公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二十…  相似文献   

15.
论舒尔茨的农业发展政策刘玉珂,牛爱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分析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的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缺乏一套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6.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1902-)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人力资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刘易斯模型隐含着的地域分工概念明确化,从而把二元经济模型改造为地理二元经济模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代工业区和农业区并存的区域分工。不同地域工业化模式是由客观条件所制约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着的地区差异的实质是传统农业区域与现代工业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要缩短这种差异。不是所有区域都走工业区发展模式,而是让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由二元经济结构形态向三元经济结构形态转换.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下,寻求落后国家如何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进而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增长,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际边界被打破。城乡流动和城市间的人群流动也愈发突出,流动儿童问题也随之浮现。因此,有效地利用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概念,设计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就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发展经济学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刘易斯。1954年,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派》上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中的发展模型。其后,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学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理论,从而形成刘—费—拉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此后,虽然有乔根森等学者对刘易斯等人的理论提出批评,但在如何界定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的问题上,刘易斯等人的理论仍被普遍加以接受,成为目前发展经济学中占居主导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