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伯夷考     
屈原《九章·橘颂》,是我国诗歌史上早期的优秀咏物诗。诗歌以比兴手法,通过对橘的生性、形态的描绘,和对橘的特征的拟人化的歌颂,表现了诗人的抱负理想、情操志趣和爱国主义思想。诗歌托物言志,以橘自比自拟。所以,《橘颂》其实就是屈原  相似文献   

2.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巅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54
将《橘颂》与《弹歌》作一番比较,显示屈原的《橘颂》才真正完成了咏物诗的创格。《弹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咏物诗,其咏物意象是物象的再现,《橘颂》则借橘的吟咏,创立了咏物原则和咏物境界,奠定了中国咏物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橘颂》是屈原作品中唯一以“颂”体创作的作品,从作品中描绘的橘生长特点看,其所描绘的橘树应该是长满成熟的橘子。该篇的创作时间为秋冬之际,而不是屈原投江的五月,《橘颂》并非屈原的绝命辞;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看,屈原创作《橘颂》时应该是直面橘树,而不是眼前没有橘树地想象,《橘颂》是“物感说”的典范之作;从作品暗示的时代环境看,《橘颂》的创作期约在楚怀王三十年武关之会至顷襄王三年再放江南之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屈原辞作的全面考察和对《橘颂》文本的深入解读,并着重对《橘颂》乃屈原二十岁行冠礼时仿《士冠辞》而抒怀的说法进行了分析、驳难,认为《橘颂》实当为屈原生命的最后阶段所作,其作时大约与《怀沙》、《惜往日》相后、先.  相似文献   

5.
上博简《李颂》与《楚辞·橘颂》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相近之处.在用韵方面,两篇的思想存在诸多共性,都强调了作者对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李颂》的面世在某种层面上能说明《橘颂》创作的早期性,也能进一步佐证《橘颂》并非后人的附会之作.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0,(4):66-79
在屈赋中涉及橘的作品只有一篇《橘颂》,然而《橘颂》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橘颂》创作于屈原的青年时期,而橘树的意象却贯穿在屈原的一生之中。杜甫是受屈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人生经历与橘树有关。在杜诗中有大量作品涉及到橘树和橘子,杜甫热爱屈原的《橘颂》,并从中吸取力量,建构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屈原《橘颂》和杜甫《病橘》都具有文类学的研究价值。在杜甫的文学批评观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风骚共推激"。杜甫学习屈原而得诗歌之正,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创造了正剧,杜甫创造了正诗。屈原和杜甫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人格典范。研究屈赋与杜诗有助于中华民族确立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昂首阔步迈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读屈原的《橘颂》,我的面前浮现的是满眼茂密的绿叶,挂着碧青的或金黄的非常漂亮的果子。有个少年伸手摘下一个,掰开,外青内白,浓烈的香气扑面而来。这是橘子!《橘颂》就这样展开颂橘,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感其人。屈原为什么要颂橘?因为他的故乡在秭归,秭归自古是柑橘之乡。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橘颂》时代背景的探讨,关键词语的解释,和伯夷其人的简考,文字的译释,旨在阐明《橘颂》并非所谓的“咏物”或“自喻”,而是南楚人反秦精神的颂歌,是《九章》中不可或缺的篇章,那种企图把《橘颂》从《九章》中分离出去进行研究和解说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橘颂》篇的“后皇”,既不是管阴曹地府的后土神,又不是后帝商汤,更不是历代楚王。橘为西王母所食,是祭祀西王母的祭祀果品;屈原以橘自比,物我合一,心灵与橘契合;诗人又有浓厚的“求女%睛结,西王母即为所求之“女”,心灵亦与西皇契合。橘与西王母皆与诗人心灵契合,故橘与西王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皇嘉树”之“后皇’’应为西王母。  相似文献   

10.
从《橘颂》到《圣主得贤臣颂》,颂体经历了由自发创作到受命撰写,由依附诗、骚到独立成文的历程。由于王褒的努力,颂体从诗、骚中解脱出来,独立成体,《圣主得贤臣颂》标志着颂体正式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左翼革命文学运动的崛起,对于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但它把运动性质定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则是混淆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犯了照搬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理论的左倾机械论和主观教条主义错误,其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2.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江湖诗派的先驱。他的诗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活于后的著名诗论家严羽的诗学思想具有启发意义。严羽以禅喻诗的妙悟说与姜夔的论悟颇为相近,两者都极力追求自然高妙的艺术境界;姜夔认为诗歌要“吟咏情性”,自然含蓄,不事雕琢,而严羽主张诗要抒发内心情感,以达到浑然天成的美妙境界,这也与姜夔有相通之处;两人在诗论中都提到了“气象”,并且都将诗歌看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但两者对“气象说”的论述还是有所差异的。可见,严羽的许多诗学主张是与姜夔的诗学思想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朱熹《楚辞集注》鲜明地反映了他的辞赋观。作为理学家兼文人的朱熹,一方面,他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对辞赋文学特征有较深刻认识。他主张辞赋必须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反对元病呻吟、不敢直谏、立意肤浅之作。他明辨辞赋二体特征:辞主忧伤怨慕,重在抒情,故缠绵悱恻;赋主欢愉颂美,重在铺陈,故巨丽宏博。另一方面,他评注辞赋,往往作经典解读。在辞赋的内容立意上,强调忠孝仁义之旨,带着极浓的理学色彩。因此,极大限制了他的文学艺术视野,表现出辞赋观的狭隘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a perceived reluctance to engage with poetry on the part of teachers and trainee teachers,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a group of 48 trainees in their second year of training, before they undertook the part of their course dealing with the teaching of poetry. Their responses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had a positive experience of poetry during their own primary education but had ceased to enjoy or understand poetry at secondary level. In discussing the responses,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etry as a specialist subject and as a vehicle for teaching other thing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joyment’ and ‘appreciation’, as outlined by Wittgenstein, is defined and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poetry. Ways of extending trainees’ understanding and ability to teach poetry are explored.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order to get ‘on the inside of the subject they should (a) be allowed to respond freely to poetry at their own level and (b) be initiated into the kind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which will enable them to identify the progressive features of poetry itself 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al aspects of poetry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是一位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厚的艺术渊源。就古代诗人而言,屈原和杜甫对他影响最大。就诗歌体裁而言,他不仅重视诗词,而且重视散曲,比较全面地继承发扬古代诗词曲创作的优良传统,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探讨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可以为我们认识现代旧体诗歌创作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提供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韩诗研究仍然是对传统的国学研究尤其是明清诗学的延伸和扩展,但研究视野更开阔, 研究方法更丰富。韩愈诗学作为“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大致包括:韩愈诗集整理、诗歌选注等文本研究,诗歌艺术风格、诗史意义的探讨,韩孟诗歌流派及其诗歌理论的探究,韩诗接受史及韩诗学史的研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20世纪的韩诗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前60年的成果较丰富的高起点期;六七十年代的荒芜低谷期;后20年的集大成的丰硕期。  相似文献   

19.
诗话汇编是诗话体的一种新形式,也是诗学批评的一种新体类。叙录宋代存、残、辑、佚的近二十部诗话汇编,用事实摆出宋代诗话汇编发展的轨迹,不难得出诗话汇编成立于宋代的结论。诗话汇编之所以兴起于北宋,至南宋达到高峰,诗话的迅速发展是内因,宋型文化的推动和雕版印刷事业的发达是外因。  相似文献   

20.
船山诗学将诗歌视为以乐章美为核心的审美整体。这一乐章美效果是通过多层次的节奏运动来实现的,主要表现为诗歌的意义节奏、语体节奏和情感节奏三层。具体来说,在船山诗论中,诗歌的整体音乐性被视为一种基本的诗歌特质,可看作一种本体,三种节奏作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表征,可视为具体的"用"。在这个"一体三用"的关系中,作为诗歌之"体"的音乐性对各种节奏有统摄作用,作为具体之"用"的不同节奏则对诗歌的音乐性有凸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