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基于局部纹理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算法不能有效表达不同表情状态下人脸运动单元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稀疏表示人脸表情识别算法,将人脸纹理特征与全局位置特征用稀疏表示模型相结合,得到人脸表情的稀疏系数矩阵,并作为支持向量机表情识别的输入。人脸表情库BU_3DFE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表情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情感与认知加工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实现学习者情感分析,有利于促进智慧学习的发生。表情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其中蕴含了大量有关内心情感变化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人们可以推断内心微妙的情感状态。目前,人脸检测技术已经实现了从复杂背景中定位人脸,分类算法也相对成熟,因此表情识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表情特征提取上,而现有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人脸与表情的混合特征进行的识别,这产生了较大的干扰。在表情识别时,理想情况是将个体相关的人脸特征和与个体无关的表情特征相分离。依据心理学家Ekman提出的FACS(面部表情编码系统)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下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情感分析框架,通过特征分解将个体特征及表情特征分解到不同的子空间,在表情子空间中进行表情识别,从而排除个体特征对表情识别的干扰。经JAFFE表情库的验证,表情识别结果比较理想,已在三维虚拟学习平台Magic Learning的师生情感交互子系统上实现了基于面部表情的学习者情感识别及情感干预。  相似文献   

3.
人脸表情是人类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面部表情的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了人脸检测、表情特征提取和表情分类这3个关键环节。介绍了支撑向量机的基本原理,认为因其强大的分类能力,已被成功应用到人脸检测、人脸的姿态估计、人脸识别和语音情感识别中,且实验表明在表情识别方面亦能取得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人脸表情识别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传统人脸表情识别算法鲁棒性差、表情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检测并分割出人脸关键点的部分图像,然后输入到包含卷积神经网络通道和卷积稀疏自编码(CSAE)预训练通道的双通道模型中。其中卷积神经网络通道部分使用了批量正则化(Batch Normalization)和ReLU激活函数,加快了模型训练速度,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同时增加了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通过引入Dropout技术,解决了网络的过拟合问题。在另一个通道,对输入的人脸表情图像增加了卷积稀疏自编码进行无监督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JAFFE、CK+人脸表情数据集上均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5.
面部表情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热门领域。表情识别技术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的情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表情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归纳表情识别领域常用的公开数据集;然后从传统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角度介绍表情识别基本流程与常见方法;最后指出表情识别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人脸表情识别系统在教学系统中的监督作用的研究,分析了人脸表情识别系统的概述,明确了其应用的领域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分析了当下教学系统中运用人脸表情识别系统的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人脸表情识别系统在教学系统中的具体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脸表情识别和软件换肤分别作为人机交互中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以上两种技术提出了基于人脸表情识别的软件界面自动换肤思想,介绍了一种软件界面自动换肤系统的设计,并讨论了主成分分析检测定位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学习者的面部表情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表情识别利用计算机识别人脸表情,了解人的心理状态;视线跟踪则根据眼睛的特征和位置来判别注视的区域。二者的结合可以较好地弥补远程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表情反馈信息缺失方面的不足。但国内尚未查到将表情识别与视线跟踪相结合作为表情反馈信息收集方法的公开文献。为此,文中提出基于表情识别和视线跟踪技术的智能教学系统结构模型;构建学习相关表情库的方案;并设计表情识别与视线跟踪相结合获取反馈信息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效率低下,并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针对传统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在CNN模型基础上建立起适合课堂场景的人脸检测和表情识别模型,得到比较准确的人脸特征,接着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得到的人脸特征进行分类和评价,然后研究面部特征与课堂质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起基于人脸检测和表情识别的课堂评价规则。实验数据表明,本研究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AM基本理论,提出基于AAM+PCA+SVM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获取人脸样本的纹理模型和形状模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AAM模型,将该统计模型的AAM应用到人脸特征点定位,对人脸表情进行特征提取,将PCA训练用于识别的支持向量机过程中,并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定位准确率高,同时不影响人脸表情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长期以来制约了面部表情研究的深入和交流。Ekman等开发的面部动作编码系统作为首个能全面、客观地对面部动作进行量化测量的技术,在几十年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已成为有关领域中运用最广的测量指标。完善和拓展计分工具,开发自动识别系统,并对当前计分系统进行本土化修订,应成为今后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面部表情在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部表情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面部表情的生物观和社会观.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特定的分离性;面部表情既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也存在跨文化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对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20名高羞怯组大学生、20名低羞怯组大学生参与E-prime实验程序,以研究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不同强度的表情图片的识别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低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及中强度正性表情的反应时,对低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高强度负性表情的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羞怯水平、表情的强度与性质对大学生的面孔表情识别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视频监控中被部分遮掩脸部图像的还原不准问题,提出了特征点配准形变的三维人脸表情合成算法.将目标人脸图像灰度化后建立三角人脸网络,提取人脸未遮掩部分特征点,与通用模型特征点配准,形变而合成新的网络人脸模型.从正面及侧面分别进行表情纹理映射,根据光照参数、老化参数合成三维正面及侧面人脸表情纹理图像.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相对于同类合成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精确度较高,鲁棒性较强,且随特征点被遮掩程度的增大,其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体语”指人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行为,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本文仅就“体语”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和作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会话中体态语的审美分析 ,是会话话语审美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态语的审美构成 ,包含表情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容貌美、表情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 ,姿态语在外在形式上的形体美、姿态语所传达的意味之美。在会话过程中 ,表情语和姿态语对话语意义产生影响 ,具有辅助、印证、强化、替代或消解功能。具有审美价值的表情语和姿态语是适切于话语和语境的。体态语在能指和所指间的关系是表现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选取30名大学生对动、静态呈现的面孔表情图片进行性别判断,研究动、静态呈现的面孔表情对面孔性别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时结果出现了图片性别和图片情绪的交互作用。男性面孔在不同情绪下的反应时长短依次为:积极>中性>消极;女性面孔在不同情绪下的反应时长短依次为:积极>消极>中性。正确率结果中也出现了图片性别和图片情绪的交互作用。判断消极情绪时的男性面孔正确率比中性和积极情绪时的正确率高;判断中性情绪时的女性面孔正确率比积极和消极情绪时的正确率高。该结果说明:面孔表情信息影响性别信息的加工,且因男女性别信息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陆彩莲 《培训与研究》2007,24(5):22-23,26
文中所讨论的文化差异是指中国汉族文化与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国家)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目视行为与面部表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论述了中西方在目视行为和面部表情方面的文化差异,强调了全面了解和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