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3岁-5岁幼儿延迟时间发展的特点 3岁~5岁既是儿童认知能力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杨丽珠等研究发现:3岁-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短暂:4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显著延长:5岁幼儿平均延迟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和农村小班幼儿各32名为被试,采用米歇尔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对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短于城市幼儿且差异显著.小班幼儿延迟满足时间性别差异不显著;小班幼儿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使用存在城乡差异且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其他延迟满足策略的使用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儿童早期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他们进入青春期乃至成年期的社会适应表现或某些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预期作用.目前,对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实证研究,探讨了自我延迟满足的范式和自我延迟满足的心理发生机制;对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理论研究,探讨了自我延迟满足与执行功能的关系和自我延迟满足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对儿童早期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探讨了3~5岁幼儿延迟时间发展的特点和延迟满足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人员通过对曲靖市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城乡幼儿在自我延迟满足的时间及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比农村幼儿长;城市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主要集中在自我规避及游戏行为上,农村部分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使用主要集中在1-2分钟后触碰食物上。  相似文献   

5.
4—5岁小班幼儿的绘画还处在启蒙及涂鸦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绘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影响非常大。为他们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能激发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绘画能力的真正提高。他们的作品充满想象,富有创意,往往能反映幼儿内心的真、善、美。文章提出引导小班幼儿"自主绘画,乐于创作。"让孩子们在画画中流露真情,释放自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地创作,并巧妙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中班幼儿(4—5岁)处于前运算期的思维阶段,思维方式具有具体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就需要从幼儿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题材的绘画内容出发进行绘本创编。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8.
王洁 《考试周刊》2009,(42):53-54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法以60名4岁幼儿为被试,探讨学习不同的延迟策略对4岁幼儿在延迟时间上的特点,结果表明:(1)延迟策略的干预,对4岁组幼儿在延迟时间上有显著的提高;(2)不同的延迟策略对提高4岁组幼儿延迟满足时间上并没有程度上的不同;(3)高自控组的4岁幼儿在测验前知晓一定策略的幼儿人数明显多于不知道策略的幼儿,并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83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阶段儿童认知模仿和空间动作模仿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动作模仿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认知模仿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3岁幼儿的认知模仿成绩明显低于4岁组和5岁组幼儿,后两组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岁半左右是学前儿童认知模仿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人应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认知规则刺激、降低认知信息的编码难度等方法促进幼儿认知模仿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特殊语言,是其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写生则是一种表达自身情感体验的美术活动,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开发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幼儿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的创造反映了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心理需求,这是幼儿学习各种知识、积累各种经验的原始动力。在写生画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特点及作画规律,在活动中注意围绕“观察、想象、创造、评价”等方面展开实践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晓军 《陕西教育》2009,(2):104-104
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绘画范例以它较强的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工作者纷纷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教育情景中原本几乎约定俗成的教育元素。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想象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往往受教师范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集体美术教学中教师绘画范例的运用就成为了当今幼儿美术教学研讨中争论颇多的话题。但如果在绘画活动中不提供范例,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说:"我不会画"。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提供范画的美术活动可以怎么上,才能避免模仿,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能够大胆表现呢?  相似文献   

14.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可以较有效预测个体成年以后某些能力的发展趋势,例如:学业成绩,社会能力及个性品质.因而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对自我延迟满足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延迟满足与家庭环境、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刺激物的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我延迟满足研究将从更多角度探讨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影响因素,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不断创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抑制失能是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核心缺损,抑制功能落后不仅可以解释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的分心、冲动和多动,而且还能说明延迟满足能力落后的原因。正是延迟满足能力的落后导致了ADHD自我管理行为的缺损,行为效率降低,和情绪控制的发展性落后。本文根据反应抑制功能落后的特点和延迟满足能力的落后,设计认知-行为训练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黄丽君 《考试周刊》2013,(42):188-188
<正>美术活动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多种多样的美术活动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幼儿在美术活动如绘画、泥塑、制作、手工等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它是幼儿自我表达的窗口,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想、所感、所说。从孩子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喜欢绘画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然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他们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但是,对于三岁的幼儿来  相似文献   

19.
<正>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以及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1.5—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中分析得出:3—4岁的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情节。这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