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能更有效地改进课堂时空的局限性,使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为学生的过程体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励学生的创造体验,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2.
体验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实际上,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多次思维的冲突、修正和重建,只有当学生经历整理知识应用过程,体验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让学生的体验不流于形式.因此,数学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很好体验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依赖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主体参与是这二者谐振的有效机制.体验教学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发展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什么和如何对学生施行体验教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浅谈体验的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对学生具有培养情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道德感生成等多种教育价值.促进学生体验升华的策略是:创设易于激发学生体验的教学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体验,重视学生的体验表达、讨论和交流,保证学习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及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进珍 《教育与职业》2007,(20):139-140
高校写作要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面对学生生命体验的缺失这一写作教学的困境,加强学生生命体验,是写作教学的必然.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用人文关怀启迪学生,为学生搭建增强生命体验的平台,并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定生命体验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现象学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发言体验与学生对待发言的态度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影响学生课堂发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问题的特点和班级容量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建立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关注学生发言体验有助于探寻和建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情境、建构学生主动发言的课堂文化以及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7.
体验训练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学生在感观体验中产生问题,在理性体验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持等.该模式分体验和训练两大环节,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的探究和理性思考,训练专业化技能,并关注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8.
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学生要成长、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经验,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达到对知识的学习与亲身体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可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游戏体验、生活体验、角色体验、比赛体验、调研体验和实际体验.  相似文献   

10.
论数学体验及其生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数学体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数学体验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学生数学体验生成、获得的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学生在数学体验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2.
体验是指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亲身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知.体验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对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体验教育是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在体验中认知、感悟、明理、成长.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把体验分为学生体验、教师体验、家长体验,既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主体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学要顺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制约着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当今我们还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认识不足,存在着用教师活动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不充分,或体验缺乏有效引导而难以深入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相对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少,过程体验少,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过程体验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带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励学生的创造体验以及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体验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目标,把体验性知识的学习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性活动:互动体验,情景体验,问题解决体验和实践中体验.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激励学生要在体验中生活,生活中体验,并且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中实现体验学习的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循环中的不同体验.教师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每一名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对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体验的,也是能体验的.然而课堂上学生往往缺少一种审视自己的学的意识,而这种审视意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自主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反审具有连接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承上启下和调节深化的功能,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反审体验贯穿并产生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有个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真实——小学品德课堂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真实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小学品德课应以"真实"为课堂追求,给学生一个真目标.让学生体验真过程,使学生流露真感情,让学生做出真选择,对学生做出真评价,课堂教学追求真实效.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20.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