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农村出现了很多的寄宿制中学,一些学生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初中教育阶段就将他们送入了寄宿制学校学习。农村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接受教育,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很容易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病态的心理很容易给言语和行动上的一些错误的指引,更甚者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失去父母的日常关爱和庇护,不少人产生心理问题。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并有效预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在增多,更多的农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在学校寄宿学习。而这一阶段正是少年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关注。但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生活设施、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寄宿学生在学校这个生活环境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根据近几年对寄宿制学校管理过程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寄宿制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对做好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虽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由于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的缘故,他们还是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利用心理学积极因素做好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疏导、转化工作,是我们寄宿制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6.
彭家俊 《学周刊C版》2019,(21):172-172
当前寄宿制学校屡见不鲜,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学校管理形式。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只看到寄宿制学校的优点,却忽略或者没有意识到因为寄宿而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初中生因为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水平都较低,长期处于远离父母、家庭的寄宿制环境中,学生既缺乏关爱也缺乏父母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身心发展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实施了相应的调整方法。为了使偏远地区的孩子能接受到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寄宿制的学校。寄宿制学校能为农村学生提供教育资源、优秀师资和良好教学环境,有利于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学生长期与父母联系较少,在生活和学习上也有一些困扰,这会造成学生在精神上的缺失,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寄宿制学校,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艰苦而繁琐的。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为学生创设温暖的生活环境,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要做好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就必须兢兢业业,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备受重视。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寄宿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课题组在对我校1700多名寄宿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比照典型心理辅导案例成效,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并且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态度,如不能正确地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特点,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寄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成长,促进寄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文化氛围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全日制的寄宿制小学,年幼的孩子们一周一周远离家长的"监控",独自待在学校,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身体不适、学习困难、与同学相处的矛盾、对家长的思念等,而无法安心学习。他们又不会通过自我调整来解决心理问题,所以,构建寄宿制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乐趣校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赵睿 《考试周刊》2014,(6):178-178
随着农村适龄儿童的逐渐减少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越发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各地广泛开展农村学校撤并、寄宿学生大量增多的情况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利弊凸显了来。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该区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教师、众多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适应状况,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由于特殊的办学方式和环境,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亲情缺失、心理困扰、生活枯燥、社会化困难、易受诱惑等问题。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学校社区工作的介入,有助于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预防和治疗、加强社会支持,从而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5.
牧区"撤点并校"集中开办寄宿制学校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利举措,但随着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兴办,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所学校取得发展的基础,软硬件资源建设得好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寄宿制学校在多地推行,其中初高中生是寄宿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对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与过去相比有了加大,这对于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改革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契机。本文从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现状及改革的一些措施分析软硬件资源的改善,以及其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寄宿制学校管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和改革,我校寄宿制学生人数急剧增多,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寄宿制管理基本形成了一套日趋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以我区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N中学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城市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校的学生主体宁南山区学生的城市寄宿制学校生活做了跟踪调查。农村籍学生到城市中学求学,在心理造成的冲击很大,很多学生不仅要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接受地域文化的差别,更要跨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了解城市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农村籍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寄宿制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楮衍香  王勇 《湖南教育》2006,(12):37-37
寄宿制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离开家庭,入住学生宿舍,过上集体生活,难免不习惯,依赖他人,有想家的思想情绪。寄宿学校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封闭式的,学生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更需要友谊和关怀。可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常由于心理健康欠佳,人际关系不好,导致有焦虑、恐惧、孤独之感,有的甚至对人有怀疑、敌对、攻击之举。近年来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有近半数以上存在种种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如厌学,离家出走,与家长、老师情绪对立,拒绝接受其教育,甚至还出现过自杀事件。这些情况在寄宿学校学生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深入实施,寄宿制学校已成为农村教育的主流。为了丰富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与生活,各学校纷纷组建各种学生社团,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愿景。然而,在活动实践中却表现出了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学成果不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学校社团活动形式随意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评价单一化等一些问题。要想让农村寄宿制学校社团活动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唯一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