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而拣起一两片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话,迁移到教育领域,可以解读为教师在青少年发展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做为一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传承着文明,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每念及此,我们胸中就会充满了激情和豪情,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教育中的点滴和教学中的琐细,在默默无闻中雕琢、塑造崭新的生命。来呀,快站在老师的肩膀上。这是我们内心的呼唤。学生都是有着鲜活可爱的生命体,虽然有的活泼,有的拘谨;有的胆小,有的张扬;有的聪…  相似文献   

2.
夜深人静,灯下翻阅科学哲学史.我为伊萨 克.牛顿爵士的晚年悲剧而扼腕叹息--伟哉,牛顿悲哉,牛顿众所周知,伟大的科学巨人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人,是一位划时代的科学集大成者.他为创立科学的天文学、光学、数学、力学所作出的丰功伟绩,是有口皆碑、光照青史的.但,由于他灵魂深处受到错误的哲学思想的支配,却跌入了唯心论和有神论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伟大的科学家笃信"上帝",这一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曾令人困惑不已.然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在他所撰写的<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就一针见血地批评牛顿等一些大科学家,在心灵中沾染着或浸透着"极端的幻想、盲从和迷信".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高中数理化》2009,(5):54-54
有一次,所有在天堂的科学家准备玩躲猫猫的游戏.不幸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后再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道:“牛顿出局,牛顿出局.”牛顿说:“我没有出局,因为我不是牛顿,我站在边长为1m的正方形中间,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  相似文献   

4.
其实第一个看到苹果落下来的是作为牛顿邻居的我。当时我正好坐在窗口,我发现有一个苹果正欲打中牛顿的头,我想如果苹果真的把牛顿的头击出了一个洞,那就有好戏看了。但当我发现苹果并没有像我所希望的那样时,我就不再对那个苹果感兴趣了。其实过了一阵,当我看见牛顿对着那个苹果发呆,并不断地把那个可怜的苹果抛起来又看着它落到地上时,我以为他又发明了一种新游戏。但当我试着和他做同样的动作之后,我觉得这简直是一个白痴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就在那天牛顿到我家手里握着那个苹果,他还问我:“为什么苹果只会向下掉到地…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贝壳海洋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三大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者。牛顿这个名字,对于我们青年朋友来悦实在是太熟悉了。但他说过的一句话,恐怕就不是我们每个人所熟悉的了。牛顿曾说过:“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一...  相似文献   

6.
牛顿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出生前两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后来母亲又改嫁了,牛顿就由外婆和舅舅抚养.外婆对牛顿非常疼爱,不时给牛顿一些零用钱.牛顿非常节俭,从不乱花零用钱,省下来买一些钉锤、钻头、锯子、剪刀等小五金工具,有空就在家里敲敲打打,做一些工艺品.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天堂里的科学家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了,他要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的人都藏起来了,除了牛顿,他只是在爱因斯坦面前的地板上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面前,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牛顿说:“我没有出局,因为我不是牛顿。”这时候所有的科学家都出来了,并且大家都证明他真的不是牛顿。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牛顿玩捉迷藏答案因为牛顿站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就是,牛顿/平方米=帕斯卡。爱因斯坦和牛顿玩捉迷藏@小号…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课本的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的"牛顿第二定律"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做好牛顿第二定律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实验装置看似简单,但要做得成功还有一定的难度,要用人工控制两个小车同时停止运动,确实不易,稍有不慎,小车就会冲出长木板撞向定滑轮,影响实验效果.由于实验中的两个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也影响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可视效果.两块木板与小车之间的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也很大.教材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很好,为定性分析的演示实验.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的定量分析,而由于实验装置结构上的不完善,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要想在实验中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来验证其定律,减小摩擦是关键.为此,我对教材中的装置进行了再次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今年这个年可不好过,因为在数学期末考中,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寒假里爸爸一直没我好脸色。今天是大年三十,爸爸特意对我比友善。年夜饭刚吃过,我们一家人就端坐在电机前等待着春节晚会。时间还早,爸爸就拿出前几年春节晚会的录像带,一家人高高兴兴看起来。正看到一则相声,屏幕上走来一位相声演———牛群。他说他给他儿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叫“牛顿”。话音未落,爸爸嘴里呷的一口茶,笑得喷出老远。水,笑得喷出老远。“这有什么好笑的,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我小声地嘀咕着。妈妈指着我的鼻子,笑道:“牛顿,像牛一样迟钝。”牛群身边的冯…  相似文献   

10.
质点力学的问题,可以用牛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还有哈密顿原理)中的任何一种基本原理来表述.经典力学中唯一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的是牛顿第二定律,也正是这一定律,构成了牛顿质点力学的基础,而拉格朗日力学却要求抽象的虚位移,亦即假想的与时间无关的位形变化的概念——虚位移、虚功,显然这种依赖于思维的原理是不可能用实验加以验证的.作为力学的基础——牛顿力学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经验表明:如果忽略相对论性效应,则质点在惯性系中的问题可以被牛顿方程(?)正确描述,其结果运动方程往往是相当简单的,然而,如取消了这两个限制中的任何一个测方程就非常复杂而难以计算.另外用牛顿方法求解问题时必须知道所有的力,象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形,约束力就可简单地表示为(?),但如质点是个沿弯曲金属丝滑下的水球,这时约束力可能非常复杂,用牛顿方法求解就很难得到明显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11.
李平 《考试周刊》2007,7(3):61-62
牛顿第三定律,历来被认为是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究其原因:一是定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容易将其与平衡力相混淆:二是课本编排的篇幅比较少,一些教师往往只用半节课就讲授完毕,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处理习题,这样一来,对教师自身和学生都感觉有些生硬和勉强,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学期笔者针对这节内容举行了公开课教学,组织近20名教师参加了听评,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现将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以便与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就有必要做文献资料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做了一点尝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加强课前预习 记得北师大的一位教授讲过这样一种现象:据国外大学的教授反映,中国来的大学生,很能吃苦,很用功,但却往往自己找不到研究课题,而向指导教师要课题.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心中存在着教师让干啥就干啥、别人干啥就干啥的听话、跟随思想,而不能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这种思想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个体优势.基于此,在中学阶段教师可通过加强课前预习来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具体要求是:通过课前预习,在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同时,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心得做出记录,带着问题上课.学生们在预习中就分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吗?""角速度是矢量吗?""电动势能是电压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对该知识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从而为掌握本节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前预习,逐步改变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思考,只等别人提出问题后才能思考的缺陷,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品格.笔者结合本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以下的几点思考.一、课题引入要说明设计实验的必要性这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于牛顿第二定律之前,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既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铺垫,也是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教师在这节课引入时,应该理清这里的承前启后关系,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具体可以这样引入.通过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一、力是  相似文献   

15.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因为我有暖气。"北方纬度高,自然冬季气温更低。然而,并非气温更低的地方就更冷。现在,我们要请出一位名人——伟大的牛顿先生。对,就是那个传说被苹果砸了头的牛顿。牛顿先生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叫做"牛顿导热冷却定律",给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都说,冬季时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但你也许不知道,湿冷并不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多,而是说空气中布满了直径只有几微米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理念就像春的雨露一般滋润着教育,催生着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中的万物.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实效.作一个高中政治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改新理念下的政治课教法创新谈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不知世人对我怎样看,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象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的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原故.”这是英国大科学家牛顿(1642—1727)的名言.只有伟大的人物才能说出这样纯朴、谦虚、平凡而又伟大的话.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定律,作出划时代的伟大  相似文献   

18.
1642年1月4日,牛顿(1642-1727)出生在英国的沃尔斯索普村。但他还没来到人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家庭生活的重担,就由他母亲挑起来。难啊!在牛顿两岁左右的时候,他母亲改嫁了。从那以后,牛顿就由他的舅舅抚养着。  相似文献   

19.
<正>从教多年来,我一直记着陶行知先生的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我不断告诫自己:一个班级肯定既有优秀生,又有后进生,教师是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转化后三分之一学生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了11年的化学教师,我每天都感到教育责任重大.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是多重的,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责任要求,因而也承担着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责任.我校申报了"责任教育研究"省规划课题,经过研究和实践,就责任教育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