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教育文献研究的角度对西方精神教育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评述。笔者认为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主要从三条思路展开 :一是从“价值教育”这个理论范畴出发 ,探讨了精神教育的教育价值及其实施的途径 ;二是针对西方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批判反思的角度倡导实施精神教育 ,期望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三是突破精神教育的宗教范围 ,主张从世俗的精神教育层面对所有人进行精神教育 ,从而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百度搜索输入“三生教育”,我们会发现“三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百度词条。 “三生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曾对“三生教育”作过生动的阐述: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构成的。人生发展是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成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针对大学生的现实素质而言,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当代社会的功利性、物化等倾向而言的。培养大学生的精神素质,重在教育。价值教育、人教育和生活教育是本提出的三个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精神教育”发展为线索,较系统地探讨了“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通过对西方“精神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追溯,指出了“精神教育”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或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化发展相伴随,并一直推衍到当代。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精神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论精神与精神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探讨“精神”的定义和人的“精神性”存在及其构成的基础上,针对当代教育的深层弊端论述加强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面对日益技术化和工艺化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发挥教育促进物质生产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尤其要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这是当代教育走出唯功利主义误区的重要选择。此外,文章对“精神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关系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传递社会实践经验并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对于教育,通常有这样三个层面的理解:“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生活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指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本所讨论的教育是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8.
国内高校在提倡和发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树立起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通识教育理念,这与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在一致;二是通识教育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三是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以上三个方面,从高校的课程设置角度考虑,在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科学史课程是较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的教育是以人的潜能为发展基础,通过人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非人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价值限定”,实现人的“工具化”的过程。决定“人”的教育或非人教育主要体现在六大教育关系的处理上:一、潜能与发展关系;二、自我与需要关系;三、个性与共性关系;四、人与才关系;五、情与理关系;六、自律与他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者不是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要真善美的活人。“人的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人们已经认识到,人是教育的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应把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当作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学生"跪着读书"是被教育者普遍忽视的教育隐患,它易造就"主奴人格",远离教育本质。教育在本质意义上是启迪灵性的艺术,教育的启迪应从"尊重"开始。尊重的力量就是教育的生命力,建立一种基于"尊重"的学校哲学,就意味着找到了学校生命的基石。实践证明,只要用平等和仁爱撒播"尊重"的良种,教育就一定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中国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我们不仅需要以博采众长、兼容并包之态广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需要念念不忘中国教育之文化根基与人文精神,特别是要做到立足教育研究的中国立场,以深度的文化自觉促进中国意识的觉醒,彰显教育研究的中国传统。"心本体"的教育主张是中国教育学的文化魅力之所在,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体现。首先,涵养"仁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中心目标,通过"情"的内在唤醒,"思"的甄别引领,"行"的沉潜往复得以培育;其次,求其"放心"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注重个体的心灵转向与品性浸润,强调教育是一段个体体验内在幸福的真实历程,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修行";再次,磨练"事功"是中国传统"心本体"教育的特色方法,通过儒家"忧世"主张的磨练,唤醒个体兼济天下的志向,通过良知本体在真实生活中的"自我坎陷",来磨砺心志,塑造真善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传统师范教育只是一种培养目标单一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种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生命的全面关爱。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教育不能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师范教育必须树立“生命”、“大学”、“创新”、“终身”、“质量”等意识,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的根本转向在于从教师职业教育的外在指向转向教育者自身,转向教育中真实而整体的人。关爱职业必须转向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与美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两者育人观念一致、育人目标协同、育人方式融通,遵循从"劳动教育"到"劳动美育"的关联逻辑,从"局部创新"到"顶层设计"的育人逻辑,从"劳美分离"到"劳美融合"的融合逻辑。职业院校应以"系统化"的实践活动助推育人路径共通,以"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助力育人目标共融,以"科学性"的评价方案助成育人过程共生。  相似文献   

15.
探寻教育活动的客观价值,既是教育逻辑学研究的价值理性传统,又反映了当代逻辑学走出传统形式逻辑的必然趋势.从促进"教育质量"的合理化出发,为面向"服务满意度"与"公众满意度"的教与学的活动探求从纯粹价值理性走向实践技术理性的生成路径,乃是推动当代中国教育逻辑学研究走向深入的实践论契机.要使得对"教育的当为"的把握走向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一,人们需要在认识论的层面克服近代"教育活动"所舶来的极端国家主义倾向,将"教"与"学"的价值生活领域作为今后教育逻辑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6.
从现象学到智慧教育学--范梅南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运用现象学态度方法思考教育学问题,特别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学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这种真实直接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教育极富启示教育应立足于具体的实践场景;教育应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一个教育共同体,一个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生成的教育共同体。校园伦理要将学校作为一个“责任团体”和“教育共同体”进行伦理的审视,研究学校这个组织性团体应当担负的教育责任。教育责任的落实要通过校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从关系伦理的视角审视群我关系和人我关系。所以,校园伦理包括相互融通的两大结构,即团体伦理和关系伦理。团体伦理所体现的是共同体的责任及其实现问题,关系伦理则是所有伦理必然涉及的人与人如何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校园伦理首先关注的是教育责任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自身的价值需要及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教育均衡发展在实践目标上不能为均衡而均衡,需要从"教育均衡的发展"转向"教育的均衡式发展";在实践战略上需要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改"以县为主"的"自下而上"为"上下结合";在实施举措上,需要由注入式推进转向内生式发展;在实施评价上,需要关注内涵评价、过程评价和人的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新内容体系与教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看,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特殊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们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殊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知识与经验形态。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包括“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基于“学习为本”价值观.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需建构“学程式”新教材结构.以强化其实作性并促进有效教学。新教材的章节组织和结构特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并依托互联网,应当从“激发学习动机”“丰富教学环境”“提供练习机会”以及“开发网络资源”等方面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举世闻名的《学会生存》观念引导下,出现教育改革世界范围的同步性;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正是从强健学生身心出发,促进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重视快乐和勤劳的体验,用“三维”健康观,探索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挑战自我,培养学生创造新世界良好体能,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