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引言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结合目的语国家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使用该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习者会不知不觉地将母语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目的语文化上,从而发生文化“负迁移”。换言之,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和决定了语言的运用原则和表达方式。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因此.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本文拟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几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英语指的是被具有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普遍使用,带有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能达到语言使用目的,并被其他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接受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民族身份标志可以从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跨文化角度进行论述,在英语教学中保留民族身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识到中国英语的存在并把中国文化植入英语教学将是对现有文化教学的有力补充,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克服“中国文化失语”,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并用之进行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习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知识。文章分析了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4.
从中介语理论看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天津教育》2005,(1):55-55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本文从中介语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向标准英语语音过渡的中介语系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5.
谢敏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3):101-103
中介语是处于英语学习者母语和学习目标语的中间状态,并随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是英语学习者因个体差异而不同的独特的变化的语言系统,其目的是促使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口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是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中介语理论对口语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文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论证了中介语理论对口语学习和教学的指导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负迁移是指二语习得中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对学习者的消极影响。母语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语言规则、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思维三方面。分析发现,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母语知识对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更有力于重新探讨英语学习者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口语交际的角度去讨论英语的学习,口语交际在现实学习中主要存在语构文化障碍,语义文化障碍和语用文化障碍。针对存在的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消除策略,建议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对比,调整文化心理,保持文化渗透,增加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和大量欣赏外族文化幽默,学习者通过这五种方式可以大量汲取外族文化,增加文化底蕴,有效的消除口语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介于汉语和规范英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从二语习得角度看,它是一种中介语。中介语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学习者语言学习进度的加快而推进,逐步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转换。了解这一性质,可使学习者消除对中介语的偏见。  相似文献   

9.
从过渡语发展阶段看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语是二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根据学习者错误类别,过渡语的发展可以分为随意错误阶段、出现阶段、系统阶段和稳定阶段。过渡语及其阶段的划分,对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系统,进行以学习者为核心的分层次英语教学,加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提高学习者英语运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是指二语或外语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本文主要谈论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在词汇、语法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语言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既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又需要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够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也要及时掌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时常犯的语用错误,同时,就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保存和传承的工具.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在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文化身份认同也影响着语言的学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语言学习和文化身份的关系,有助于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文化身份的保存与维护.  相似文献   

13.
从香港语言教学经验看英语跨文化教学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跨文化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仅仅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入而忽略本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通过香港过去的语言教学证明,不能保持自我文化身份,不重视本土文化会给语言学习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故而在英语跨文化学习中,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只有洞察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文章认为应把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与外国语言的引进输入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要增加教学中的异质文化含量,又要在教学中系统地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容易形成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中国式英语。本文运用中介语理论,对中国式英语这种语言学习中形成的变体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根源和表现形式,试图将对中国式英语的认识推向一个更科学的高度,从而减少英语学习者学习偏误,使其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英语的学习中,文化的体现日益明显。作为商务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讲,要学好英语就必须首先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在课堂上英语的学习不能再以语言知识的传授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为中心,而是应该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学习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外语院校主要学科为语言专业。本文探讨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开始学习其专业之前,都有英语学习的经验,其对英语国家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因此,对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其对中国文化,目标语国家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之上的。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是中国本土英语学习词典编纂者为中国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的一部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该部词典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困难,将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相互结合,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语言信息,在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是探索自主编纂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的重要蓝本。以该部词典为例,从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的有效结合,指出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中国模式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语块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也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和理想单位。语块教学是提高学习者语言地道性和流利性的关键所在,是融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与语用、语篇教学为一体的整体性教学,可全方位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英语的出现由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所引起,在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模因被学习者带入目的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际负迁移和文化负迁移。要避免模因负迁移的影响,必须多读英文原著,加强英语语感;适量背诵,有效模仿;对两种语言从词、句、篇以及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只有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抛开对原语言的机械模仿,加强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使英语学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莹莹 《海外英语》2013,(13):95-96
听说读写译是语言学习的五大技能。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五大技能必不可少的一项,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并与其他技能息息相关。系统功能语法为英语阅读及其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一种语篇语法,清晰地勾画出了语篇分析的层次和步骤。在英语阅读及其教学中,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特征对语篇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避免对语篇作出主观的随意的评论,而且还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习者用语言来进行推理。另一方面,系统功能语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语法教学和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效地结合起来,促使学习者把所学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尽快转化为语言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语言使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