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快看!这些树真好笑,他们居然还要长胡子。它们很细.有的还很长。”这是我带学生春游时,听到两个一年级孩子看到几棵树时兴致勃勃的对话。这使我感到高兴,孩子们的观察是多么仔细,他们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了新的现象。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好动、好奇、好观察、好发现。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无拘无束,自由发挥: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积极开动脑筋,寻找答案:有了发现,孩子们才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再创造。让儿童学会观察,这是当今美术教育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善意的谎言     
开学初,为了丰富班级里的自然角,我们买来几条小金鱼让孩子们观察。小金鱼的到来让孩子们非常高兴,每天都会有小朋友趴在鱼缸旁观察小金鱼。可是由于喂养不善,一天早晨,我们发现小金鱼全都一动不动了。孩子们着急地问我:“黄老师,小金鱼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我们快带它们看医生吧!”看到孩子们那焦急的样子,我不忍心告诉他们小金鱼死掉了,于是我说:“小金鱼生病了,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就是“班妈”.这是我刚踏上讲台时听一位老教师说的。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班主任总是像妈妈一样爱护着孩子们,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早自修我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和名人名言.教育他们要好学;中午领着孩子们去食堂.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把碗中饭荣吃光:放学前教育孩子们保持教室的整洁.让他们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再排队回家.我无时无刻不在照看着他们.孩子们整天见得多的人也是班主任.所以他们对我也是特别亲.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时期起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幼儿时期起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日本]山内昭道著苏真摘译长久以来我认为,为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让他们充分接触大自然,也就是说,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尽情游戏,从中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智慧与情感,是很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一、幼儿期环保教育的意义我们都...  相似文献   

5.
课程透镜是一种文化隐喻,具有反射性、透射性和校正性,给我们以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想方法。它首先透射出精神、思想的价值,帮助我们进行价值澄清、道德判断,在挑战性思维和审美价值追求中滋养心灵,走向崇高境界。课程透镜也让我们对课程的工具属性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定,并发现课程的工具价值。但课程的工具属性和工具价值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让学生成为使用工具、创造工具的主人,用工具撬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也是一面透镜,照亮学生,让学生去开发课程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透视课改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陶楠  申毅 《山东教育》2007,(3):10-11
引言: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时,我曾经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内容、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近段时间,我对孩子们在活动区里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我想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重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因果联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星期二的早晨,我刚进办公室,就有一群孩子跑来纷纷相告:“陈老师,我们班的金鱼不见了!”看着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快步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生物角的鱼缸里只剩下浑浊的水。金鱼到底哪里去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情绪十分高涨。在孩子们一阵议论以后.我示意让他们停下.准备展开全面的“侦查”,“侦破此案”。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屋内的一角,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捐款箱。箱里的钱不是孩子们向父母要的,而是他们搜集身边的废品换来的。捐款箱里的钱一天一天多起来,有的小朋友问我:“丛老师,捐款箱里的钱干什么用?”以往,我会不假思索地把我的想法告诉孩子们。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从孩子出发,尊重孩子的需要是生成新的主题活动的关键。于是,我把问题又抛给的孩子们,让他们谈谈捐款箱里的钱应该干什么用的。  相似文献   

9.
刘伟 《辅导员》2014,(22):31-32
刚刚送走一个毕业小以后,我又接到教毕业班六(2)班的任务这个班级只有22人,可孩子们性格各异,非常难管理。如何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如何凝聚他们的积极性,都是我接班以后要考虑的问题。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要营造好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感觉:这里是快乐的家园,这里充满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息。  相似文献   

10.
狼毛和兔毫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讲究笔墨纸砚。我要教孩子们学国画了,第一堂课从认识笔开始。我们画国画是用毛笔画的,常用的毛笔一般有三种:羊毫、狼毫、紫毫。如果我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孩子们,他们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效果就没有了。怎么样让孩子们既能在课上玩得高兴,又能对国画有个正确、初步的认识呢?我开始思索……我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支毛笔,问:“猜一猜,这是用什么毛做的?”不见孩子们举起手来,明显他们不清楚。我说:“是用羊毛做的,我们称这种毛笔为‘羊毫’笔。”然后指导学生看笔杆的尾部,上面清楚地刻着“…  相似文献   

11.
蚯蚓的故事     
为了作好充分的准备。我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操场上亲自进行观察,以发现和了解有什么样的植物和动物。我还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让孩子们了解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原文为“Naturalist”博物学家,博物学家尤指直接观察动植物者。在此,考虑到幼儿教育阶段的特点,译者使用“生物学家”一词——译者注)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和到户外去跑步玩耍有什么不同。我向孩子们解释:生物学家是一种特别的科学家,他们在户外寻找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而且十分小心,尽量不损坏它们的家,不干扰它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李春林 《考试周刊》2010,(44):233-234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级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每次开学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心里总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但同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让他们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3.
薛燕 《学前教育》2008,(10):34-34
近来,我们在大班投放了有关交通标志的图书,孩子们都挺爱看,看见不认识的标志,他们就会来问我。看着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想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交通安全的学习活动。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1.让幼儿熟悉常见的交通标志,学会按交通安全标志的指示行动;2.培养幼儿安全行路、乘车的意识;3.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我园开展了蔬菜造型艺术活动。一、观察、想象来自大自然的蔬菜,其形态、色彩自然,有一些蔬菜只要稍加装饰就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我们准备了元椒、芋艿、白萝卜、土豆、毛豆、扁豆、大蒜头、生姜等等,让孩子观察、想象,产生灵感,为创作做好准备。二、动手、动脑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工具、辅助材料,让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提供刀片、垫板、盆子、橡皮泥、大头针、牙签、珠光片、纸片等。我们指导孩子使用工具、辅助材料,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制作,使蔬菜变成蔬菜娃、蔬菜动物。他们用元椒做青蛙、用土豆做鸭子、用芋艿做刺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     
金艳 《早期教育》2001,(19):38-38
那天装窗帘.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我就让他们看工人权叔是如何装窗帘的。幼儿边看边叽叽噎喳讨论起来。我想,让他们讨论一下窗帘的作用也无妨。于是我问:“你们说为什么要装窗帘?”。  相似文献   

16.
时态总动员     
时态是教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时态家庭非常着急,决定一起来帮助大家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和他们做朋友。这不,急性子的现在进行时先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在说些什么: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现在进行时,我表示的是现在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发生的事情。例如:我在说。I'mspeaking.你在听。You'relistening.就是很好的例子,记住下面的口诀,你就记住我了。现在进行时用心记,一构成二意义;还有就是要注意,注意系词Be,注意动词要加ing。系词只随主语变,ing读音是犤i犦。⒈构成:是由be(am,is,a…  相似文献   

17.
王艳芳 《山东教育》2014,(1):105-105
怎样让音乐课上得鲜活灵动、贴近孩子、富有特色一直是我思考研讨的主题。音乐课上,上课的问好、下课的再见、起立、坐下、安静我都用音乐来表示,真的是“唱得比说得好听”。让孩子们在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愉快的一节课。师生互动.亲切自然,孩子们非常喜欢。一切行动听音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和喜好。  相似文献   

18.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美丽就孕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只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进行心灵交流与碰撞,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才能开出朵朵奇葩,为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守望孩子们界,浇灌和守护他们的心灵之花。1走进心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去写活人物,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怎样引导孩子观察、摹写呢?我试图通过多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孩子们在写作中使用.可孩子们写出来的人物如在画中,虽然凛亮却呆板.没有一点活力;我试图通过阅读名家名篇的相关章节,让孩子们模仿,可孩子们认为那离他们太遥远,实用性不强……  相似文献   

20.
“升级”的时代——例谈传统游戏的改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亢 《江苏教育》2008,(18):56-57
我还记得在五年级体育课上发生的一幕,“同学们,我们来玩大渔网的游戏……”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些人小声嘀咕:“又是大渔网.没劲!”我发觉孩子们的兴趣不大,便妥协一步:“邪我们玩老晦抓小鸡,反正我们要先热热身。”谁知嗄对的人更多:“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老鹰抓小鸡太老掉牙了!”孩子们的埋怨是有道理的,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接触了许多游戏,有螳传统体育游戏在各个年级的佐育课堂上一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