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73-276
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模式,即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以及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3个方面。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实践经验,从管理体制、资源利用、协同育人、开放共享、文化建设5个方面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面向交通运输一流学科和相关新工科专业建设,从实验理论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实验师资队伍培育以及实验管理保障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泛理工基础学科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思路,探索了基于"新工科"理念深化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提出的新工科建设计划,结合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如何开展综合创新实验的研究,总结分析了目前高校机电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依托多学院现有实验资源和先进实验器材的配置,构建了新工科机电创新硬件平台。通过实验室交叉联合运行机制,设计开放性创新实验,开放实验室,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为国家储备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266-269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是基于世界科技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工科不仅是新专业的设立,也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应对未来、引领科技为建设理念,培养多元化的卓越人才。本文阐述新工科的内涵,列举新工科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提出新工科体制下的教学模式,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教学改革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立足现有条件,"以本为本",培养从事大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填补相关人才需求空缺.针对普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教学体系、师资等方面需要,从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提升高校大数据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合国家和市场需要的大数据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机电课程体系不完善,各课程的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新技术脱节、理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落后、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典型测控实验缺乏等问题,依照新工科对学科的创新实用性、交叉综合性与成果导向性的要求,借鉴国内外以项目为核心与导向、强调实验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功工程教育经验,开展新工科机电课程项目引导式改革。以实现复杂机电控制问题为牵引,融合测控新技术,打破传统机电课程的知识构架壁垒,实现项目引导式机电课程体系建设与授课内容再设计;探索面向新工科能力培养的"课堂+企业专家+实验"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机电理论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面向新工科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在新工科建设中,通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BIM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夯实校内实训中心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也急需创新改革。本文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实验室存在的不足,重点探讨了新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改革,主要体现在:优化实验室仪器资源配置,引进先进实验设备;建设先进实验项目,开展分层次实验教学;建立培养实验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和实验平台信息化条件提升建设,通过建设拟达到将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成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作为,适应"三个面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举措。从深化传统工科专业内涵改革和创办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两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具有的创新性、前瞻性、交叉性、多样性和引领性等特征,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以培养"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新工科"建设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企业与研究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研究人员能够快速便捷地给企业推荐到切合的成果和服务。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基于智能推荐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系统根据审核的内容,对关键字进行智能匹配,选择合适的需求方,推动触发器发生响应,实现消息提醒,同时,数据库的更新实现智能选择。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信息化水平,也有助于减少企业搜索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e-learning平台与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以应用化学学科的专业课程——《电极过程动力学》为例,对教学模式、e-learning平台构建及考核评价进行探索与实践,尝试提出提高应用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区域内校企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对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区域内校企合作存在高校参与力度不够、企业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流于形式等现实问题,需要从对接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双方资源整合、增强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性以及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强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英国教育人类学的缘起与发展主要是由文化人类学家所推动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对于学校教育、社会结构、社会文化与文化功能,尤其是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等问题的关注,促进了英国教育人类学的奠基与发展。本文论述了20世纪以来英国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的结合,着重讨论了马林诺夫斯基与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对教育问题的启示,以期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借鉴。此外,英国文化人类学研究视域下的"人种志",即"教育人种志",是本文所突出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对我国现代教育具备启示意义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融媒体新时代,大学生成为"触媒"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融媒体中充斥着消费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也影响着当今的大学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符号化特征和物欲的恣意放任化特征。本文建议从加强思想教育、倡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传播消费环保思想、推崇绿色消费文化,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全方位思政引导,利用高校学科优势、普及金融常识树立理财意识,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培育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天津市、北京市高校听障大学生510名,使用SCL-90量表进行施测,研究发现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男性听障大学生各维度得分高于女性,非独生子女各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其他人口学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提出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发展全纳教育、重视心理干预的意见,从而提高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发达国家对城市农业的需求已经从单纯地提供健康食品转变为全面的农业体验,从而带来了市民娱乐、城市绿化等环境、经济和社会作用。作者利用文献综述、用户研究等方法,探究面向商业空间的都市农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游戏体验式生态农庄H-azo模式,对H-azo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H-azo模型为我国城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为类似情况下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论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内容,面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要坚持新思想的指导地位,引导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照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工程教育理念优化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以实际照明工程项目为基础,设计利于强化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训练的教学案例,组建实验教学案例库,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与能力水平,探索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实验教学设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礼教的夫妻关系中,女性处于卑下的从属地位。在明清女作家弹词小说中,作家们对这种夫妻关系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从互相尊重、妇唱夫随、转变对“贞女”和“义夫”的态度、将夫妻关系异化为上下级关系、同情妾并反对纳妾五个方面对理想中的夫妻关系进行了描绘。这种理想的出现和形成是明清社会变革的产物,受到当时民主思想、重商思想和对夫妻关系反思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