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研究对湖南省长沙市225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探讨影响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因素和学习压力下学生的身心反应状况,以及学生应对学习压力的策略。调查发现,学习压力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约50%的中学生依然承受较大学习压力,只有8%~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压力,约70%的中学生有了压力以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解决。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源自考试、升学、家长与社会的期望等几个方面。数据分析表明,中学生学习压力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与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
龙安邦  范蔚  金心红 《教育学报》2013,9(1):121-128
采用问卷法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进行调查并构建归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生在总体上学习压力未显过大,初中生、高中生学习压力过大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比例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大;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高于城市学校学生;学习压力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存在双重消极作用;学习内容压力、考试压力和社会压力是学习压力的三大来源,家长压力和教师压力对学习压力也有显著影响,其中考试压力在学习压力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而"工具性教育观"是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深层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随之骤增,由过重学习压力引起的不良心绪反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分析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减压辅导与训练.提供释放压力的有效平台,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习惯,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压力困扰。提高学生对压力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压力管理是学习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压力的定义和压力管理的意义入手,结合远程学习的特点,分析了远程学习中的社会压力源和个人压力源,讨论了远程学习者实施自我压力管理的适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学习的重要条件。掌握大学生学习压力状况需要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大小、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习压力的影响、学习压力的排解方式等问题。合理疏导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从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提高挫折承受力、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彬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194-194
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各大高校中已愈发普遍,同时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呈现出了复杂化、巨大化的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探讨不同压力对于学习倦怠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中,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成就感低、对未来担忧、环境适应问题5大压力源对于学习倦怠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得出结论后,对于降低该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的压力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压力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来影响学习倦怠。研究将来自三所不同层次的师范大学共计276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和倦怠情况不容乐观,但来自外部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好。在部分学习压力维度对部分学习倦怠维度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学业压力对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等工具,对来自遵义市6所中学的76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学业压力是学习倦怠的关键性风险因素,学业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学习压力对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可以通过适度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增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帮助初中生合理应对学业压力、有效缓解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9.
学习压力古来有之,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过度压力来临的时候,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压力的"过度膨胀",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教师;要找到学习压力的"力源所在",做一个善于分析与思考的教师;帮助学生合理调节压力的强度,让学习压力保持在合适的"档位"。  相似文献   

10.
学习压力的成因存在个体化差异。作为班主任,只有为每个学生精准"把脉",才能找到缓解其学习压力的良方。用温暖的书信融化"家庭压力"的坚冰,以柔性的评价缓解"教师评价压力";让张弛有度的学习瓦解"学习过程的压力",赞誉加克制让"自身期盼"的压力合理化,这些做法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压力趋于适度,从而获得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吴南 《宁夏教育》2008,(2):74-75
学习压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的反应。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压力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曲线的关系,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压力都不利于学习,只有适度的压力水平才能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动机状态,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然而,由于教育体剃,学饺和家庭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这一方面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在一一定程度上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近些年频繁发生的教育案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压力源调查及压力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法对芜湖市三所全日制本科高校大学生进行了压力源调查,采用相关分析与差异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及是否学生干部在总压力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学习压力、环境压力、身心压力、经济压力在不同性别上差异显著,学习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首要压力,家庭压力、自我认知压力、专业发展压力是大学生面临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压力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探究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学习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SPSS17.0对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结果与大学生学习压力量表的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压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压力的总分与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相关存在较大的差异;女生学习压力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适应总分的相关程度高于男生,男生学习压力与环境因素的相关程度高于女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的总分与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相关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学习方法”与“学业压力”两个问卷对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出本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困惑,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三学习。结果表明:高三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实验班优于平行班;在学习态度和习惯维度上,女生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生,农村学生优于乡镇和城市学生。在学习压力上,平行班学生感受到的压力高于实验班,男生的自我发展压力高于女生,理科生的挫折压力高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15.
工作压力必然会对成人学习倦怠产生影响。如果能将工作压力控制在促发学习倦怠心理的范围内,就能帮助成人个体将适度的工作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进而克服学习倦怠心理。所以,工作压力与成人学习存在互为制约、互相促进的因果关系。而社会支持正是调节二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减轻或消除学习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观察与调查,以及对农村初中生学习压力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缓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提出个人见解。旨在让从事教育的同仁对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寻找到有效处理学生学习压力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如何有效地调适压力。从实施压力管理的角度,本文给出了许多创新调控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学生的学习投入也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缺少兴趣时,外在压力往往是影响学习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投入又会影响学习兴趣。外在压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学习投入对于学习兴趣的影响可用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知觉理论进行解释。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中等程度的压力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面临学习、高考、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发展等种种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普遍被关注。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低。学习压力、自身压力、教师压力和同学朋友压力是高中生4种最主要的压力源。心理健康良好的学生能承受更多压力,他们喜欢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所以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技能,是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职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中职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业压力大,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家庭成员的过高期许,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等,都是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恢复体力和脑力,科学安排学习生活;舒缓压力,放飞心灵;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积极评价,找回自信等都是解决倦怠心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