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2.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某种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有效统合异民族文化观念以及历史价值,形成社会道德力量,或者说建构同一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乃当代社会责任。道德教育应该更广泛关注人的特质自然和人类社会自然,个体自觉向往、调适与社会公共生活中传统既有或未来倡导的一般价值的思想和实践。而儿童道德教育的社会选择则意蕴着国家意志在人类社会文化价值活动中的普遍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3.
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与飞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道德教育必须肩负起唤醒生命、提升道德自觉、寻回道德品格、促进生命创造性生成发展的使命。道德教育回归生命,即是回归生命本质力量的道德智慧的生成。道德智慧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在道德事件中生长,是道德智慧最生动、最理想的生成与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向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转变,把道德建构从外烁论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必须先确立新的观念并弄清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的统一体,其主要具体表现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统一;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非同一的,但两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三个层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向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转变 ,把道德建构从外烁论的误区中摆脱出来 ,必须先确立新的观念并弄清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的统一体 ,其主要具体表现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统一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非同一的 ,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三个层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道德具有先天的关联:原初的混沌一体性、对人类心灵关切与安顿的共同旨趣,均可作为人的信仰的同一性。这种关联为我们摆脱道德教育的无力状态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从宗教与道德关联的视角审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使主体树立坚定的信仰信念;道德教育要以个体精神幸福为目标;道德教育要促进个体道德的生成与建构。  相似文献   

7.
对话是交往的重要环节,道德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道德对话。在道德教育语境中,道德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是人与文本作者之间借助文本内容达到的视界融合,是个体对自我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反思。在道德对话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成理解、共鸣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共同建构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自我积极建构的过程,道德教育的关键就是激发儿童个体道德自我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儿童道德教育中,奖励与惩罚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这两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却隐含着复杂的发展性功能,运用得好,能促进儿童道德发展;运用不当,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我的建构.因此,在儿童道德教育中,要恰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智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性的精神危机以及中国当代德育的实质性低迷,使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关注人类前途的人在审视现实与未来时不得不认真思考道德问题。这里我们从道德接受主体的道德智慧入手,再从道德智慧切入道德, 探索道德教育中如何通过培养提高道德智慧来高扬人的主体性,引导个体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体悟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并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方法的有效性。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学,有了道德知识并不一定会产生道德行为。通过集体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径。集体的规范、舆论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压力,促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朝着集体占优势的方向变化。而个体对集体的归属需要是个体思想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为此,学校教师应努力建设好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道德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德法之辩”是人类在借助于法律与道德构建良好社会秩序过程中所衍生的争辩.以集体无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心理对争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尤其值得关注,因为此种隐性力量的存在不仅表征着一个民族早期的生存经验与生活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当下一个民族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源起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指导人类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一方面,理性促进个体形成卓越的生活方式,实现道德“内化”;另一方面,理性也为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贡献了力量,从个体道德走向公共道德.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工具的理性化,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教育日趋边缘化、功利化,个人也丧失了主体性.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依赖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13.
道德虚构是在意识到道德教育价值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主动建构,也是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的、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个体的道德信仰、维护道德教育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范式是长期保持稳定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实践等。在社会转型时代境遇下,要在道德虚构中创新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以推动道德教育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评道德建构的外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烁论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烁过程,导致在道德建构中重道德教育而经道德修养,忽视甚至抹杀个体的主体性,外烁论的社会根源是封建集权和专制统治,认识根源是教师中心论环境决定论和灌输论。道德建构应走向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相统一的观念指导下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教育中培养道德智慧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不适应,面对一款款道德规范和纷繁复杂的现实,受教育者往往不知所措。究其原因,道德教育中道德智慧培养的缺失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因此从分析道德教育失败的根源入手,阐述道德智慧及其价值功能,结合道德教育目标,使人们意识到培养道德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从道德智慧的构成分析了培养道德智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道德健康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反思的结果,从而使健康内涵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扩充到伦理学领域。个体的道德健康状况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体的道德健康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可能;和谐社会重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鼓励个体追求爱和幸福等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培养道德健康的人,使人拥有健康的生活,并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生命体验是人们对生命的感受、反思与体味.道德在生命的展开与体验过程中生成,个体在生命体验中建构自身的德性,道德的生成与生命体验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当是在生命中进行的、为了生命的、在教育过程中体验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与生命体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道德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性,脱离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和道德实践,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效.道德教育要实现自身的变革,应从灌输走向对话.道德对话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当代价值,具有平等性、理解性、生成性和建构性的特点,它能够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要实现道德教育的转型,要确立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实现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从灌输走向对话是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智慧的四重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安春 《教育科学》2005,21(2):22-25
道德智慧是一种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道德智慧分为宇宙道德智慧、生活道德智慧、生命道德智慧、人生道德智慧等四种不同的形态,其间的价值运作原理是道一德一得相通。道德智慧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本文对此进行了扼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道德氛围是潜在的教育力量,是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升华的推动方“。那么,我国中小学校同的道德氛围现状如何?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学校里弥漫着反道德的氛围,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危机”?如果真是这样,导致学校道德教育与道德行为间断裂的成因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