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应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的邀请,与黄厚江、程翔等老师参与了《老王》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几番细读,反复揣摩,竟似乎有一点新发现.听课者不吝溢美,说我对《老王》文本的解读“另辟蹊径”①.  相似文献   

3.
无意之伤     
王敏 《教育文汇》2011,(11):37-37
去年在北师大,我有幸聆听了程翔老师的一场题为《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报告。当程翔老师讲到语文教学语言应该遵循“回避f生原则”并举例说明时,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多年前那难忘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秦峰 《中学文科》2006,(7):82-82
听了程翔老师上《将进酒》一课,深受教益。一开始感觉课有点平淡,但在引导学生体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程老师一句高亢的“天上来”诵读让学生群情激奋,听课老师也猛地一震。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充满激情的诵读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教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一线教师要努力做好核心素养培植的转化工作,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四核素养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点”。但如何转化,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基于此,文章以程翔老师福州讲学为契机,从阅读素养与写作思维两个“教学点”,结合程翔老师的课堂作品与笔者自身的教学课例,思考转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其次,关于多媒体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整合,程翔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说,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老师上公开课,课件制作得很多,也很精美,在北大附中,多媒体课件已多到让学生反感的程度。那么,多媒体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该怎样整合,程翔认为,应当慎重对待。对此,既不能完全否定,但在使用上也不能没有节制。  相似文献   

7.
程翔老师的写作教学提出学习“程序性写作知识”,充分利用好课本“例文”资源,满足自主写作和应试需求,体现出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实践性,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效实现写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程翔老师《我的课堂作品》中体现的写作论,开发的写作程序性知识和构建的三维写作教学体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探析该书的写作教学理念,对当下语文写作教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翔 《山东教育》2012,(Z2):94-97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加难点。虽然个别课例不乏闪光之处,但具体到某类作品的写作指导,可资借鉴的优质资源极度匮乏。本文是程翔老师常态教学的一组课例,作为人教版写作选修教材的主编,著名特级教师,他呈现出的匠心、理念、思路到具体操作,如弈棋名谱,非同凡响,有章可法。  相似文献   

9.
李瑾 《现代语文》2008,2(4):84-85
笔者前段时间参加了一次地区教育局组织的“有效课常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福建师范大学学科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关于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中的“论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素养”这讲座,并观摩了北大附中全国特级教师程翔副校长的《孔乙己》的教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精彩的“数的大小比较”一课(参见本刊2005年第8期)就给我们带来了全新视角的教育思考与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听黄爱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黄爱华老师的学生是一种幸福。”这是所有听过黄爱华老师作课的人发自内心的“同声合唱”。两套0~9的数字卡片,一个简单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这是一节数学公开课吗?这是一节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在教育界对公开课指责“围剿”之时,黄老师用真实的课堂为公开课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数的大小比较”一课…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坛名师们的典型课例,极具示范性与影响力。深入研讨他们的典型课例,对于进一步优化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坛名师程翔的《孔乙己》一课曾是广为人所称道的示范课,但从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却发现这堂课存在若干不足:只有以“学生的学”为首要观照点并且走科学设计的路子,才可能匡正这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母语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应做好语文教学方法的调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以程翔老师讲解《将进酒》一课为语文教学案例,参照不同教师的教课方法与所取得效果,分析一堂古典诗歌课的正确上法。  相似文献   

13.
成逸军 《教师》2011,(9):76-77
平时听课完毕,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议:某老师的课讲得真有味,一句废话都没有,听起来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而某老师的课真乏味,哕里哆唆,废话连篇,听这样的课简直是一种折磨。不难听出,“有味”是因为“一句废话都没有”,是因为讲授有效;“乏味”是因为“废话连篇”,讲授无效。  相似文献   

14.
红烛精神──记于漪老师程翔“红烛呀!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用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来赞扬于漪老师是再恰当不过了。于漪,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用她自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烛之歌”。我们这...  相似文献   

15.
12岁时,鲁迅到三味书屋读书。有一次上“对课”(“对课”就是“对对子”,这是练习做诗的一种方法),老师出了个题:“独脚兽”。同学们有的对“四脚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听了只是摇头。鲁迅对了个“比目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是课程与教学的时空交集,更是学生获得生命体验的地方。程翔老师讲授的《将进酒》一课呈现了生命发展生态课堂的课堂范式。程老师打破常规,采用了"一读到底"的授课方法,分别以齐读、自读、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诗十二次,以"读"贯穿课堂始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给予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7.
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百万字的学术著作《说苑译注》,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进入古代文献领域,用学者的精神做教育事业,这对于中学教师和文献研究来说都可能是一次“意外”,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却是一次重要收获:语文在程翔这里,多了一个观察的视角。而程翔们由此也该成为我们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8.
黄厚江老师在“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黔之驴》一课。在之后的讲座中,黄老师阐述了他的“本色语文”观点,提出了“朴实的课堂”这一理念。他认为“朴”就是简单,而“简”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一些片段来欣赏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的“单位复习”一课,本节课是朱老师为了实践他的教学理念(“有的事情你不教他长大是会知道的,有的事情你不教也许他一辈子也不懂”;“数学就是一种模型,更要强调数学结构”;“结构要沟通,类型也要沟通”,这三句话是朱老师在课后向听课教师指出自己在本节课中所渗透的教学思想)而设计的一堂复习课。  相似文献   

20.
黄厚江老师在“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黔之驴》一课.在之后的讲座中,黄老师阐述了他的“本色语文”观点,提出了“朴实的课堂”这一理念.他认为“朴”就是简单,而“简”是一种智慧.下面我们就通过这节课的一些片段来欣赏黄老师本色语文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