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或技能,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从高校本位出发,产学研结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企业为高校提供了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科研、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有利条件,而这又是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选取产学研结合这一视角,试图探讨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一是"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3+1”、“顶岗锻炼”、“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二是“科研服务社会发展导向型”合作模式,其中又有“校企联盟”、“校政合作”、“基层培训”等模式。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措施有:切实提高认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多个政产学研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3.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对现有部分高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企业培养方案等主要指标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了优化意见,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本文在介绍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为应用型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的需求量难以提供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岗位。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各工程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22,(1):146-150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为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关系,基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应通过产学研和加强对学生专业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来确保高等教育能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3+1"办学模式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基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考虑目前电气专业存在学生协同培养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流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企业和高校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含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然后分析了当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究了产学研模式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政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应用型高校科研模式由学术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转变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两类企业九个维度的调研发现,当前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尚存校企缺乏联动、互利互惠机制未普遍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待遇和安全缺乏充分保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应发挥自己的服务职能,提供资源及政策法规支持;应用型高校应对接企业行业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应主动与高校合作,真正做到互利共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霞 《高教论坛》2014,(8):60-63
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订单式""X+Y"模式和"工学交替式"等类型,但地方高校在选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总结了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中搭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校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群和智能库的建设、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指导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以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养成计划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等;同时指出地方高校在进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未来较长时间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本文在分析现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自联实习等系列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和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建设,产学研融合是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本研究以军工行业为例,通过对九个特色企业的访谈分析发现,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方式呈多元化趋势,但在利益分配、资源供求、教师投入、人才类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学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建设、行业文化育人、行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优化体现双赢的合作机制为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学生实践创新、传承创新行业文化,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培养全面发展的行业特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在实践中形成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区域示范基地等省部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为高校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打造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动态三螺旋中大学—产业—政府三方的良性互动,能够推动高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利用校地合作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出进一步发掘高校和政府作为培养主体作用的应用型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实施校地合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有效成果,可以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改革,如何打造更让学生满意的服务型课堂,是所有高校声乐教师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培养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策略,以期能为高校声乐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职高专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经数据分析,针对该专业现行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学校、学生和企业等各方面提供帮助,不断提高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为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基础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科学高级人才培养中的初步尝试为例,验证了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产学研合作育人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应充分运用这一模式,整合所处区域校办企业、生产基地、实习工厂和科研设备等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不仅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能促进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分析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需求牵引基础上,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与企业联合建立的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在合作模式、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并对该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