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数学建模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以学生为本,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分析,主动发现情景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要在模型的分析与建立,以及模型的应用与反思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发现问题,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和分析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章末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章末数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初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时应科学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末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促进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高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提升往往需要经历3个阶段:一是要引导学生走近数学建模,感悟数学建模的过程;二是走进数学建模,明确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三是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数学教育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其中数学的眼光,本质上是数学抽象,抽象使得数学具有一般性;数学的思维,本质上是数学推理,推理使得数学具有严谨性;数学的语言,本质上是数学建模,建模使得数学应用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5.
执教教师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准确设置目标,恰当处理课内、外探究活动,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指导学生全员全程体验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积累了数学建模的经验,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1问题提出新课程改革将"数学建模"纳入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中.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被列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描述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7.
钱健 《中学教研》2023,(11):31-34
文章以“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为抓手来开展数学探究教学,以问题驱动思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生“四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执教教师在开展建模活动时,就学生提出的“WiFi信号强弱影响上网课的体验”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研究方向、完善研究思路、实施研究计划、展示研究成果,较好地体现了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从数学视角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建模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践行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过程中,笔者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的教学活动,正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有助于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原型唤醒、活动内化、方法渗透、迁移应用等方式,去引导学生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中提出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分别为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以及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素养属于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数学建模素养是将现实问题数学抽象、是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是把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的素养。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因此在数学知识应用时,需要在数学和实践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将实践中的问题转变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即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数学建模,学生在进行数学建模的时候同时促进自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金珉 《上海教育》2023,(28):60-61
<正>在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要素,教师在组织项目化学习时可以将这些要素渗透到日常数学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项目活动,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实践“玩数学”的乐趣。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均提到数学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笔者以“数学项目”为载体,将学习活动与学科知识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开设活动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活动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对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分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兴趣。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充分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问题链为线索,营造科学或现实的问题情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方法,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影响学生数学建模数学化过程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和创新性,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要求,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如何有效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是许多数学教师感到困惑的一大难题。而研究学生数学建模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产生原因是教师有效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前提与关键。文章拟从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一则案例出发,初步研究发现学生在数学建模的数学化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数学阅读能力、简化实际问题能力、数学语言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从而对教师在日常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提出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而"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着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会"如何实施、教师如何把抽象的案例具体化、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理解"三会"的要求.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如今,数学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数学应用与建模.数学应用与建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谈到数学建模,教师觉得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则认为这是好学生参加的活动,这些想法都使得数学建模活动难以开展.如何选择、设计适合所有学生的建模问题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数学建模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常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原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建模,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知识学习完成后,又要适当设计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印象,强化认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都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解决问题上。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加强锻炼: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高职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是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力工具。文章提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