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实动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基于语料分析和对比,对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汉英叙实构式,并以汉英叙实动词“知道(know)”为例对汉英叙实构式框盒图进行构建与分析,尝试从理论层面加深对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语用等特征的刻画。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动词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动词可分为实义动词和助动词;根据动词的形式,可分为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实义动词又可以根据其后是否带宾语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根据语义特征分为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  相似文献   

3.
儒学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内外汉英词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拓扑中的恒定性、翻译研究的拓扑性以及汉英词典译义结构的拓扑学特征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通过抽样分析和历时对比,本文系统分析了儒学词在八部汉英词典中的转换特征和结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主流汉英词典儒学词的译义拓扑结构具有同构性和竞争性,且层级特征显著;译义拓扑结构在历时发展中呈现动态性,但在结构成分和转换策略方面表现出非对称性。本研究将有利于改进汉英词典文化特色词的译义现状,提高词典编撰质量,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看"的语法化现象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时研究的方法,以动词的几个典型语法特征为参照点,着眼于“看”后成分的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逐一考察“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现状:由实义动词“看”到半实半虚的“看”,再到语气词“看”。  相似文献   

5.
从动词语义学角度,对日语动词"知る"和汉语动词"知道"各义项语义语法特征和认知事件结构予以分析和比较,阐述了中日语言对译中出现偏差的原因。"知る"与"知道"都具有认知事件的特征,但只有表达"认识掌握与人、事物相关的知识或信息"和"了解人或事物的状态、内容与价值"语义时可以对译,忽略动词语义特征和各论元成分的性质进行翻译是出现对译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剖析英语实义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及基本句型,揭示了动词与基本句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剖析英语实义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及基本句型,揭示了动词与基本句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日语的授受动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恩惠性是狭义授受动词区别于广义授受动词的语义特征。本文选取狭义授受动词中的取得义动词モラウ一词,借鉴先行研究中关于モラウ的语义特征的相关论述,运用词典释义、内省概括法等语义特征的分析与提取方法,提取モラウ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胡文飞  张俊 《外国语文》2022,(1):74-81,122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从单一离散走向多维系统,但标注体系研究已经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而例证结构分析则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张以及语法化后由动作终结义、变化终结义向程度极限义的句法层面的语义扩张过程。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机制不仅受到前项动词的影响,而且还与受事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邱亲仁  于兰 《文教资料》2006,(29):158-159
随着汉语学习热升温,有关外向型双语词典的研究也开展起来。外向型汉英词典例证翻译不同于内向型汉英词典有其特有的功能及特点。本文探讨了外向型汉英词典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释义的功能,以及其翻译的特点:整体性、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2.
英语典型动结式和非典型动结式构成了英语动结式这一庞大的家族,诸多学者讨论动结式定义、分类、语义特征有混淆,循环论证之嫌。鉴于此,对一特定类别—英语典型动结式分析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构式语法,从形式和意义上界定英语典型动结式,讨论与其相关的八条语义特征。其次对动词特点的分析表明,只有三价动词、含显性致使义、不含结果义动词、有界动词和动态动词能进入这一结构,以期对之后动结式的研究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语料探讨分析"纷纷+V"结构的句法表现和语义特征,补充修正前人研究结论,对留学生造句偏误进行探讨。在句法结构上,"纷纷"后接双音节光杆动词的用法并不罕见,动词后接趋向补语用法应区分单、双音节两种情况。在语义特征上,副词"纷纷"具有突出的"无秩序"义,"纷纷+V"结构主语全部有[+多数]义,大多表现为[+人类]或与其相关;谓语动词全部有[+动作性]义,不局限于"有界"动作,并且可以不具有[+变化]义;从主谓语义关系看,主语应具有"非受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汉语成语喻义深刻,民族色彩浓厚,是汉英词典翻译的难点。《汉英综合大辞典》对成语的释义基本做到了选义广泛,释义精练。然而该词典中有的成语翻译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汉英综合大辞典》成语套译中的语义相关性、情感色彩和语义范围,再从宏观层次探讨典故成语的语源标注问题。  相似文献   

15.
「Vテモラウ」的意义与其先行动词的意义和モラウ的意义这两个因素有关。本文首先综合先行研究的观点分析提取独立动词「モラウ」的语义特征,然后,从「Vテモラウ」的先行动词的特征和「モラウ」的语义特征两方面分析「Vテモラウ」的句义和用法,确定具有事先请求的情况的「Vテモラウ」句的意义下位分类存在请求义、指示义、表达愿望义、许可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的泛义动词很多,文章撷取其中比较典型的高频词“打”和“搞”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作为泛义动词的共性与个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尽管各个泛义动词泛化路径不同,但作为泛化基础的“基动词”的语义特征是引申至各义项的基础;泛义动词的泛化路径是围绕“基动词”的原型义展开的,是纵向引中与横向兼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有关为汉英词典进行词类标注的问题上,许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他们的研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汉荚词典词类标注重要性的理解。词类标注有助于确保词类与配例的一致性,提高释义的准确性等。文章以“拍卖”一词为例,以范畴化理论为出发点,对比“拍卖”在几部标注词类和朱标注词类的汉英词典中的词类标注和译义情况,并基于语料库对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指出几部汉英词典对该词词类标注及译义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8.
need既可以作实义动词,又可以作情态动词,还可以作名词。下面简单谈一谈它的用法。一、作实义动词need作实义动词用时,与其它实义动词一样,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谓语动词为need的肯定句,改为否定句和疑问句时,要加助动词do的相应形式,但need一般没有进行时。其用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相似文献   

19.
动词隐喻语义衍生会产生大量新的义位,由于动词语义决定着其句法表现,进入到语言运作过程中,这些衍生而来的不同语义会有形式句法上的规律性映射,由此形成动词隐喻义位相应不同的组合形式性能。该句法组合性能差异有多方面内容和表现,本文将主要从题元语义功能和动词兼容共现特征这两个方面,对动词隐喻的多义义位所涉及的组合形式表征展开讨论。相关研究将充分展现动词题元特性和句法扩展方式、扩展性形式检测语在其语义区分、语义描写中的特殊作用和价值,印证动词隐喻义变所蕴含的形式、语义内在机制,从词汇、认知、形式的互动互释层面促进动词多义及其语义句法问题的探讨,同时其分析思路和理论方法、原则有益于系统化、层级化地开展动词规律性多义的精细化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20.
need一词既可以作实义动词用,又可以作情态动词用,还可以用作名词。下面简单谈一谈它的用法。 一、用作实义动词 need作实义动词用时,意为“需要”、“必需”,它与其他实义动词一样。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将谓语动词为need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和疑问句时,要借助动词do的某种形式。need一般没有进行时。其用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