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挑战,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糟。作为城市的肺部的城市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所面临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以城市森林建设问题为例,将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对当前城市森林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建设的改革和实施方案,希望能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土地资源衰竭,森林遭受毁灭、水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严重、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等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跃而成为世界政治问题的热点,这是因为人类已切身感受到自己生存环境的退化和恶化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如全球化的能源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问题,水土流失、耕地、森林锐减问题,物种灭绝问题以及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地球升温问题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被喻为第三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持地球生合,改善人类生存空间曲生态价值。林业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多方面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洲的印第安民族有一个传说:天空由树木撑起: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陷落,人类将和大自然一起灭亡……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如果说森林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之一,却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在一般人眼中,森林的作用就是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业产品,因此人们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锐减,草场光秃,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是可以再生的资源,合理的采伐并不会造成森林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出现,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大气、水、煤、石油、森林等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人们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注重自己的眼前利益。把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江、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幸福,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如全球化的能源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问题,水土流失、耕地、森林锐减问题,物种灭绝问题以及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和地球升温问题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界的森林、动物等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人类发展的前提。人类在不断征服与改造着自然,同时自然又对人类的活动起着制约作用。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否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处理不当就会遭到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汉代人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对此,本文就汉代人们对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两个问题做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指大气、土地、森林、草原、生物、矿藏等自然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然而由于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足导致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给人们的生活、生命带来了种种威胁:凶猛的洪水、漫天的风沙、资源的减少……因此,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应从幼儿时期抓起。因为幼儿的认知、情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进行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从小就了解生活环境的生态关系,对于他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土地资源衰竭、森林遭受毁灭、水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严重、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等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水土和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以稻空大点作生产为中心的农业活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宋元以来,南方地区以围湖造田、丘陵山地开垦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要素的负面作用逐步加大,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和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危害。近现代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一步扩张,河湖淤废、森林破坏有增无减,而且水土环境的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稻米产区,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因素变迁与稻作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指导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倪中礼 《广西教育》2012,(18):82-82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土地日渐荒漠化……这样的生态状况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人类的不当活动,包括在错误观念指导下的生产发展模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李黎 《贵州教育》2010,(3):19-20
一、生态教育的内容 1.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要让幼儿懂得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能改造、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珍惜、保护自然,保持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学习防止环境污染的常识。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位于湖南西北部,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历吏上曾是森林茂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区域.近代,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强度增大,致使山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遭到破环,山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不仅阻碍了山区经济的振兴,而且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开发山区的有效途径便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人类的生存危机并没有因此消除,生态环境的保护仍然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延续。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再次为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时不我待的警钟。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生产制造大量产品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森林减少、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等,以上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窘境,已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一股以保护环境、保护有限资源、保护人类自身健康为目标的绿色浪潮,正在全球兴起,并成为当今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是指大气、土地、水、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种种影响。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美国、英国、前苏联、日本等都把爱护自然、保护绿色环境、理解环境等等纳入了学前教育的内容,有的作为早期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80年代,我国在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要搞好环境保护,首先必须抓好环境教育工作,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的变暖,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的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现象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引发了全球的环境问题,不仅对个别国家与地区构成威胁,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卒十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已为人类面临的两难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