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五育"融合的关键.本校劳动教育融合课程建设从"劳动+课程""劳动+主题""劳动+责任""劳动+项目""劳动+精神""劳动+创新"六个维度进行建构.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本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深度挖掘周边教育资源,积极提升教师创设能力,形成学科融合劳动教育资源包,促使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创新创造能力,实现"和雅"文化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农村初中得到高质量发展是学校不能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文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尝试分析新时代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促进农村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性建议,包括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增加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团队劳动教育专业水平;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家校社融合发展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而开发的适合三至六年级使用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采来苔藓做盆景""跟着节气种油菜""带着思考种水稻""种棵金橘迎新年"四个项目.课程内容丰富,实施途径行之有效,评价手段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同时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劳动课已成为中小学开设的一门独立课程。面对新形势,学校应开发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突显劳动学科的独特属性,促进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科学的融合理念是基础;融入不同学科的特色劳育要素是动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为此,本文聚焦时间课程、空间课程、活动课程,着重探讨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时间课程,要紧扣时间节点,融历史文化于劳动教育中;空间课程,要拓展地域空间,融社会实践于劳动教育中;活动课程,要创新项目活动,融匠人精神于劳动教育中。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的历史中,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甚至被排除在学校课程之外。圣雄甘地提出了以手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设想,成为印度独立后改造学校教育的重要思想依据。印度在独立后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造,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为方针推进劳动教育。印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主要有: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推动高中教育职业化并开展劳动教育,在扫盲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等。印度劳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通过发展素质教育而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进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单独设立劳动教育课程以保障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具有长期性、多维性、融通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聚焦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是学校劳动教育20余年一以贯之的思想。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学校从"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视角梳理、总结经验,探索劳动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单一学校实施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和劳动教育区域特色形成的现实需求,均要求以区域为单位落实与推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区域推进应以市域为单位,组建"内生力"与"外推力"合一的推进主体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明晰区域推进的目标与方案,设置多层次、多样性的劳动教育课程,推动各组织机构的协调,创新劳动教育评价。同时,要形成包括专任师资、资源和环境氛围在内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2020年3月20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对目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等现象进行纠偏扶正。学校可以活用校园文化,思想引领小学生;活用校园生活,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活用学科资源,进行全科育人;活用生活实践,在特色活动中整体育人;活用人力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利用网络资源,寓教于乐。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途径,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增强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学校劳动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劳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新时代劳动文化指向价值观培养、呼应新时代劳动精神、关注动手实践.中小学可以从"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劳动文化环境""开展多元的主题活动,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借助多样的媒体平台,进行劳动文化宣传""发挥各界的协同力量,形成劳动文化价值认同"出发,探索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实践路径,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涵,落实学校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加强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注重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突出主题整合,让项目式学习成为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育人的新途径;重视教评结合,让"四全"策略成为区域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校,联通家庭与社会,做好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发挥学校创新的"自选动作",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和常态化,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领域、全过程,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劳动课程的发展与特殊教育发展相一致,在特殊教育学校出现的同时劳动课程就出现在特殊教育中。在劳动思想史中,劳动观念经历了伦理、经济与政治等知识论范畴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课程对特殊儿童的精神自由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在内的劳动教育都可提供改革启示,即劳动教育亟待回归劳动的本真,让儿童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蕊 《中国教工》2021,(2):37-40
1998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以课题推进的形式,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2000年,学校编写出版了第一套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在随后的近20年里不断完善。2019年4月,修订后的《劳动》校本课程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旨在学生综合劳动素养的培育和养成,其中包括劳动认知和精神、劳动技术和创新、劳动态度和习惯等。学校整合劳动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劳动教育的落地需要学校课程系统的有力推进,小学阶段要创设真实情境,开展以项目化学习为基础的劳动教育,确保校本化、稳定化和常态化实施.为此,江苏省常州市安家小学结合学校传统活动课程,打造"小小创业家"项目,通过"创业、挣钱、做公益"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培养学生新型劳动能力,发展并形成新型劳动素养,内化对新时代劳动价值的体认,学生劳有所获、劳有所乐.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需有侧重地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价值观嵌入综合实践课程价值体认的目标中.与此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服务、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可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服务学习课程的规范设置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机融合"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三条路径,是创新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服务学习课程的设置可按照设定课程目标、确定评估证据、设计课程体验、组织服务实施、开展课程评估五步骤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管理需要处理好外部社会需求与内部学习需求、知识系统与经验系统、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两会教育话题里一直热度不减。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应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使其落地生根。邵志豪牵头开展了一项面向2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的调研。他发现,尽管从整体上看,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有序,但很多学校仍存在未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创造性劳动不足、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资源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30多年来,上海市坚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受劳动教育。具体来说,上海市劳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编制教材--破课程定位之困局;二是建立课程标准--破课程规范之困局;三是采用项目学习方式--着眼于项目引领的课程理念;四是优化技术项目与载体--与时俱进的发展探索;五是创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开拓教学环境及资源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