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霉素发酵属单一纯菌种发酵,其发酵工艺过程为:青霉素生产菌制备→种子罐种子液制备→发酵培养→放罐.青霉素生产菌制备是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关键环节,生产菌种的质量是影响发酵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既要有优良的菌种,又要有良好的培养条件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是发酵工程课程的重要部分,以往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不能贴近现代生物技术行业的迅速发展,也无法满足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发酵工程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紧密结合发酵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和本院系教师科研方向,提高发酵工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认识与掌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产SOD乳酸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最适温度、初始pH、培养时间、培养基成份及培养方式等不同的方面对产SOD的乳酸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 找出最适发酵条件为:28~32℃,pH7.0,24h,静止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酵工艺学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高粱为主料,香菇、豆豉为辅料生产食用醋的酒精发酵过程中,通过测定发酵产物酒精的生成量筛选适宜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等环境因子对酒精发酵产物酒精产量影响明显.香菇保健醋酒精发酵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10%,发酵培养温度28℃,发酵时间120 h.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需求出发确定了发酵生产岗位能力,课程改革以发酵单元操作为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平台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完成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发酵工程》模块教学体系构建,培养学生的发酵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支撑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黑皮鸡枞菌深层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培养温度、摇床转速、pH值、发酵周期,然后经过响应面试验的优化,得出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75 r/min,pH值为7.6,发酵周期为25 d.通过验证培养后,黑皮鸡枞菌丝体干重达6.91 mg/mL.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金针菇液体发酵时,不同的矿质元素、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天数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最适矿质元素CaCO3,最适温度26℃,最适摇床转速110 rpm,培养时间5d.  相似文献   

9.
研究山药浸提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影响的同时,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山药粗多糖的过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严格厌氧Hungate滚管培养方法对双歧杆菌进行培养、发酵.结果表明对青春双歧杆菌发酵起作用的成分主要是山药粗多糖;山药浸提物的添加能提高青春双歧杆菌的二周残存率和改良青春双歧杆菌发酵鲜牛奶的风味和感官评价;山药浸提物和青春双歧杆菌能作为合生素[1]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拟青霉液态发酵法生产β-葡萄糖苷酶,并用其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方法液态发酵,TLC法.结果确立了产酶的最适温度及最佳培养时间.结论发酵培养最适温度为28℃,发酵培养72h时酶活力最高.10%的大豆异黄酮经发酵液转化后经薄层定性鉴别,游离型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食用菌菌丝体发酵法生产饮料,优化发酵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对菌丝体发酵饮料的一般性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发酵生产技术是一门以综合应用能力为基础的技能培养课程。本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酵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对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工程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提高发酵工程课程授课质量,对于发酵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乃至对于促进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从发酵工程课程体系与核心内容认知、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4.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实验教学是发酵工程的重要部分。依托我国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发酵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地方企业需求和本专业教师科研方向,对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开展方法、创新型实验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强聚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罐中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初始硒浓度为15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之硒浓度达到25μg/mL,种子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8℃,通气量6 L/h,搅拌速度150 r/min,培养时间29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8.05 g/L,硒含量达到1 003.19μg/g。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苹果渣为原料,通过炭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的液固态混合发酵,制备苹果渣多酶蛋白饲料。研究表明:液体培养的重要参数是温度28℃、接种量12%、蔗糖添加量15g、转速180r/min,时间72h;液体培养产物短期储藏,10℃效益高,长期储藏,2℃~5℃效果好;固体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0%~14%,培养时间为5~6d。发酵产物中粗蛋白、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03.1%、165.76%,粗纤维、还原糖则降低了42.51%、53.62%,纤维素酶活力增加了3000U/g,果胶酶活力增加了50000U/g。该方法生产的饲料蛋白符合企业植物发酵蛋白质饲料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24孔板培养毕赤酵母GYW-1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发酵条件,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24孔板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毕赤酵母GYW-1 24孔板发酵产GSH的最优发酵条件为:酵母粉44 g/L、柠檬酸铵15 g/L、接种量12%.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明显提高毕赤酵母GYW-124孔板发酵产GSH的产量(43.815 mg/L),较初始条件的产量增加了55%.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固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固态发酵通过扎孔、添加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黄豆粉观察它们对纳豆菌产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浸泡10 h后,扎孔、添加4%麦芽糖、4%黄豆粉,121℃下蒸煮30分钟,接入纳豆菌2%,在37℃下培养24小时,4℃下后熟24小时。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943.23 IU/g。与先前实验结果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固态发酵由670.15 IU/g提高到943.23 IU/g。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生物技术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不了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本文对发酵工程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技术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掌握扎实的发酵基础知识,更要高度重视学生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期在新的形势下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交流了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