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陈歌 《海外求学》2003,(23):8-11
本刊刊发了《教育部预警:我留学南非学生再次发生受骗事件》之后(见11月15日出版的2003年第22期《海外求学》).收到许多读者的来函、来电。从广大读者对留学南非学生环境的关注中.本刊深感有责任告诉每一位准备去南非留学的学子.如何才能避开骗子设置的陷阱。为此,本刊驻京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南非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霍杰仕先生,他说:“留学南非,请想好了再去。”  相似文献   

2.
俊江 《海外求学》2003,(24):30-32
出国留学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否则留学只能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留学需要多少费用?这是准备赴海外求学的学子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美大部部长侯丹丹和欧亚业务部部长王铁军等高级留学咨询顾问,请他们就热点国家的留学费用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曹喆 《神州学人》2003,(4):18-19
自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留学回国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回国办”)成立以来(详情请阅《神州学人》月刊2003年第3期),受到了广大海外学子和留学回国人员的极大关注。本刊开设了“‘回国办’ 进行时”这个栏目,就是要向热心于祖国建设,特别是西部开发的学人学者定期介绍“回国办”的工作进展情况,希望能够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并吸引更多海内外学人投身于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4.
叶隽 《神州学人》2002,(6):42-42
国家派遣留学最重要的调控方式就是通过经济手段给予资助,但个人如何使用和调控这个重要的手段,其实很值得研究。这方面,陈寅恪先生堪称“范例”。陈寅恪从13岁开始,即随兄长陈衡恪东渡日本求学,直到36岁时,接受清华大学聘请,从德国归来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前后有24年时间,其中负笈海外的时间大约有18年,在留学生中可谓经验丰富。但长时间的在外学习固然是一件好事,却必须以坚强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和后盾。当初,青年学子陈寅恪是如何完成留学经费的筹措,奠定以后的学术事业基础呢?我们不妨来翻翻他的“留学经济帐”。陈寅恪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9,(12):10-12
前些年人们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挂在嘴边的话通常是“海归”“海外留学精英”等等溢美之词;然而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留学大潮,尤其是加上中介推广、海外高校宣传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家长们不顾学生的自身情况一股脑地把学生送到海外求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留学问题,“海待”“海炒”等词的出现意味着留学海外的光环和前途,已不如前些年人们想象中那样明朗。  相似文献   

6.
春光 《海外求学》2004,(17):34-35
近日,新东方留学咨询专家徐小平来到了沈阳新东方学校进行讲学,抽空接受了《海外求学》杂志社驻东北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沈仁 《神州学人》2001,(3):46-46
迎着新世纪第一轮金色的朝阳,改版后的《神州学人》以崭新的面貌已与广大读者见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本刊“留学服务”板块将以“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桥,给莘莘学子出国深造牵线”为宗旨,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及广大学子出国学习牵线搭桥,提供留学政策咨询、留学指南、招聘咨讯、留学答疑、婚姻介绍等全方位的留学信息服务。作为“留学服务”板块主持人,我愿意和读者共同携手将这个栏目办好,帮助大家解决所关心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的栏目提出建议和意见,也欢迎大家能够为我们提供服务信息。“留学服务”板块主要的…  相似文献   

8.
鲁曰 《海外求学》2004,(3):6-10
“自费出国留学”这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名词。究其内核,实在是一大堆货币的堆积。此外,它还把我们所熟稔的人民币与各种陌生的外国货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个过程,伴随自己赴或将赴海外求学的学子及其家庭,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观念深入台湾民众的内心,根深蒂固,与此同时,台湾社会里充斥着崇洋尤其是崇美的迷思,因此,虽然社会经历了许多的陵谷变迁,世道人心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留洋深造始终是岛内一茬茬学子不变的追求。台湾学生留学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期则掀起了留学海外的高潮,以后一直长盛不衰。留学的一般都是成年大学生,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加拿大有些城市诸如温哥华等的台湾新移民增多,把未成年子女送到那里就学或游学也成为台湾民众的一种风气。台湾学生留学,也有公费和自费之分。公…  相似文献   

10.
“闲话留学”是《神州学人》新增的一个小栏目。读罢这篇文章我们很有感触,因为我们很少能听到看到普通留学生对于留学甚至人生的彻深感悟,反而有些疏忽了留学让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的细致微妙的变化,我们应该为广大海外学子们另辟一块天地,让他们尽情表达各自对留学的看法与观点,也可以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闲话留学”的作用尽显于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留学生赴海外求学的热门国家中,日本也是备受关注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海外生源地之一,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求学,占其所有外国学生总数的60%以上。高中生则是其中的主力军。目前,正值日本各语言学校接受2010年7月生和10月生留学申请的时候,前往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咨询日本留学业务的学生呈现前所未有的“火爆”。该中心负责人提醒大家,高中生赴日本留学要做好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12.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3.
《南昌教育》2004,(11):32-32
“中国学生怕父母,脸皮薄,不善沟通;家长太过溺爱孩子,有时反而害了小孩。”这段尖锐的评价,出自一位有12年留学服务经验、中文讲得十分流利的英国中学留学顾问弗朗西斯之口。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个留学教育展上,来自英国中学的资深留学顾问,一一点出中国小留学生及其家长迫切需要改变的“软肋”。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三期《留学视窗》栏目刊登《到俄罗斯,读世界名校》一后,很多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专门来信来电就有关申请和办理赴俄罗斯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一些问题。为此,本刊记再次采访了前中国驻俄罗斯教育参赞陈华生先生。  相似文献   

15.
“海归安家”本期与各位读者见面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在他们学业有成后。都选择了回国发展的道路。“海归安家”栏目是为他们开辟的。这个服务性栏目的宗旨很明确:为海归安家时当个买房的顾问、购车的参谋等等。让你花钱花得明明白白。用钱用得实实惠惠。  相似文献   

16.
刘弘睿 《神州学人》2011,(11):49-52
留学海外,安全第一。本刊从今年第10期开始连载《留美学子安全手册》,真心期望这本手册能惠及更多的留美学子,平安留学,学成回国。本期刊登有关“交通安全”和“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内容,以飨海外学子及其家长们。  相似文献   

17.
面对众多留学国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本栏目特别策划“留学目的地对对碰”系列文章,对留学热门国家的教育水平、求学及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情况予以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了解这些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华词典》上,由“海”组成的词语有108条之多,但没有“海归”一词,而在人才市场上,“海归”却是人们熟知的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的昵称。该昵称被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又有了如下更多、更具体的昵称。  相似文献   

19.
楚杰 《海外求学》2004,(13):62-63
眼下,海外留学经历已经不再引人注目了,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找不到工作也成了平常事。可是就在“海归”中出现了“海待”的情况的同时,原本不太被人看好的“老留学”成了值得关注的人群。因为在不少留学专家的眼中,“老留学”成了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值得提倡的留学模式。因为,在国内大学毕业以后,工作几年再出国留学,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整个社会和自身都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个时候出国的目的性更强,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刊曾在2000年第1期发表了《校园新时尚:去国外上中学?》一文,当时就对中学生留学提出了质疑,《中学生百科》此后一直关注着这个留学海外的特殊群体。转眼两年过去了,各类媒体争相涌现了中学生留学的负面报道,更有人将其中一部分斥之为“留学垃圾”。本刊特约长期居住在英国的凌先生发来了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