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10年来《说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解字》研究等8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同时,也指出了今后《说解字》研究尚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六书”源于周礼保氏教国子,发展于汉代许慎的《说解字》,前重在以形教学汉字,后旨在以形解说汉字义音的构型,许慎的“六书”原本不是造字法,但激发了后人追究汉字创造的思考,用“六书”作为造字法对汉字初创进行了长期坚韧不拔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应当看到这是后人对许慎“六书”价值的发现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六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字学中相当重要的理论,从汉代以来就有许多人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对“六书”理论进行研究,但往往仅拘泥于“造字之本”展开,莫衷一是.易国杰、姜宝琦二位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有关“六书”问题也沿用旧说,认为“六书”古文字的“造字之本”,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说法,不妨将其解释为“识字之本”.  相似文献   

4.
杨清澄先生的《六书新论》一书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传统的六书理论有所继承 ,又有新的发展 ,是一部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六书”的通论性专著。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阐述六书理论以来 ,不论是旧小学、新文字学 ,还是古文字学 ,乃至现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字部分 ,关于“六书”问题的讨论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这是因为许慎对“六书”的界说过于简单 ,举例也不详细 ,导致后人对此的解释人各一词。故有“传统六书说”、“四体二用说”及“三书说”等理论观点。杨清澄先生在总结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以扎实的小学功底和严谨的治…  相似文献   

5.
“读若”作为《说解字》中的一个重要条例,历来《说》专家们对它的作用说法不一,该肯定了现代学陆宗达与王宁先生关于“读若”主要是明音的观点,并通过分析了《说》中的几个“读若”例后,认为“读若”在帮助我们探求本字本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亦声”和“读若”是《说解字》的两个条例,用“亦声”标音的会意字可叫做“亦声字”。则甲读若乙,则可把甲称为原字,乙称为读若字。本对11组原字是亦声字的“读若”进行了,信为:许慎作“读若”的主要意图虽然是标明字的读音,但是通过“读若”却揭示了古汉语的音变现象,展示了经传用字的实际情况,并且还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联。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传统训诂方法的研究一般多注重“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等训诂方法,而对“因求义”较少论及。其实,“因求义”是历代训诂家常用的一种重要训诂方法,它注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区分与确定词义。段玉裁在《说解字注》中多次提到这种训诂方法,认为它在区别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同义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段注中有关“因求义”的大量语言事实与以《说》释义与《诗经》毛传为代表的训诂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因求义”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说文》部:器,皿也,象器之口,大所以守之。对此说解,近现代学者多不以为然。王筠《说文释例》云:“即其从犬亦不可解,古义失传,许君亦望文为说而已。”于《香草校书》云:“器苟盛物,犬方盗食,又焉能守?”于是有多种新的解释,《香草校书》以为所从“犬”代表利组,于氏《说文职墨》又以为“犬”篆象尊形而非“犬”字;又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引强运开说,以为‘哈文器字似皆从,、器古音皆在十五部,疑从得声也”;《尔雅·释器》释文引《说文》作:从犬从声也”,沈涛《说文古本考》因谓“盖古本作从犬所以守之,器声”,…  相似文献   

9.
关于六书“转注”的解释,主“音转”说的,其影响首推章太炎,其《转注假借说》及《小说略说》等驳正了戴震,段玉裁等“更互相注”和许瀚“同部互训”的转注说以及朱骏声的“引申说”,“类谓声类”等只是章氏立足于自己的认识的借题发挥,章氏的转注说除意义相近外,着重点在“语音”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六书只要明确了六书造字和汉字字形分析是不是一回事、《说文》内在体例是否自相矛盾、《说文》的解说体例该如何归纳、古人用字情况的分类是否科学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重新明确六书的内涵,达成共识,进一步完善六书体系和文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释“家”     
一、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汉字“家”的形义来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说文解字·宀部》:“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省声”之字,多可疑音,故对许慎此条说解,元代周伯琦在《六书正讹》中早就表示了异议:“家与牢同意。豕居,故从宀豕,后人借用为室家之家。”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踵其志并张大其说:“此字为一大疑案。豭省声读家,学者但见从豕而已;从豕之字多矣,安见其为豭省耶?何以不云叚声而纡回至此耶?”(《段注》七篇下)段氏并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窃谓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  相似文献   

12.
汉代许慎《说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17例)、异体(34例)、化义(44例)、疑误(58例)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是《说解字》声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系东汉许慎撰,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的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考古、科学技术史等学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把《说文解字》和方言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前人有马宗霍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古代所谓“六书”造字法理论提出新的解释.“六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但“六书”何指,后人难以探寻.“造字”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六书”理论最早系统地提出是汉代许慎,本文根据许慎的文字学理论认为许慎所提出的“六书”是解释字义的“字例之条”,又根据古籍的语言材料论证“造”与“艁”是重文,都有排列聚合义,解读了班固“造字之本”的本意,得到唐人颜师古的佐证,从而证明了所谓“六书造字法”是后人对汉儒的误解.  相似文献   

15.
以“六书”分析汉字形体始于东汉许慎 ,周伯琦在《说文字原》中承继许慎“六书”说并有所发展 ,在对《说文》5 40部首的具体形体分析上 ,借助古文字资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其中不少认识对后世古文字研究产生了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科研》2005,(3):37-37
从古老的甲骨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一共有多少个呢?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商代字字头已有4100多个,能和今天的字联系起来、仍然“活着”的字有1250多个。中国历来重视编写出版字书,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解字》,共收汉字9353个,《说解字》的出现,使汉字书写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宋代丁度等等编纂的《广韵》,收字达53525个,是古代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清代张玉书奉诏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辛亥革命后,欧阳溥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  相似文献   

17.
成书于东汉的《说解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和字学史上最高的经典名。其所创立的“六书”学说及用以对所收9353个汉字的解析,不仅建立了分析研究汉字的科学基础和应用体系,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影响。历代尤其是清代以来的人们都对它非常重视,无论是研究还是应用,都已经且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说文旁见说解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一部杰出的训诂学著作。《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都列于正篆之下,有时还见于旁的字之下。学人把见于旁字之下的说解,称为“旁见说解”。为了叙述简便起见,这里姑且把正篆下的说解和旁见说解分别简称为正解和旁解。  相似文献   

19.
李姝姝 《现代语文》2009,(10):146-148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为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包含了深厚的古代文化信息,其中“鬼”部字就很好地向后人呈现了上古汉民族鬼文化的内容。本文以《说文解字》为蓝本,从《说文》“鬼”部所收录的一系列汉字入手来探索在上古汉族先民中流行的鬼文化,以期通过探讨鬼文化的观念和行为事象,使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鬼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本文从类别分类和编排体例两个方面对《说文解字》的“酉”部字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