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1,(13):59-59
代表作品《暴风骤雨》 湖南作家周立波因写作于1948年的这本《暴风骤雨》而闻名全国。作品全景式地描写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其写作素材完全源于当时在东北农村进行土改运动的真实场景。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当时被当做教科书为土改工作人员所使用,几乎人手一册。  相似文献   

2.
我看周立波     
上海海派清口的创立者周立波先生,在复出两年之后,重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创作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等作品,如今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谈资。周立波的杀手锏是“促狎”,虽然人生经历过低谷,但他始终是20年前成名时的那一脸坏相,寥寥数语就能把观众逗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的乡土小说家,周立波的文学史意义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或遗忘,其文学史地位也被低估。《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虽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但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充分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自觉地对民间文化形态的追求,显示了周立波乡土小说的独特风格特征和文学价值,也从而使周立波跻身于现代文学史大师级人物之列。  相似文献   

4.
黄秋艳 《师道》2011,(1):33-34
由周立波独挑大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曾在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尽管非议颇多,社会各界对周立波本人褒贬不一,但不影响《壹周立波秀》成为2010年毫无争议的“收视之王”,也不影响观众对周立波的喜爱和追捧。周立波让观众知道,原来脱口秀可以如此精彩。《壹周立波秀》节目令我们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教初中二册《分马》一课时,我们可以联系作者周立波的其他作品,谈点文学知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暴风骤雨》(《分马》即选自这部作品)和《山乡巨变》这两部作品都很有地方特色。在文学中,地方色彩首先是从语言表现出来的。《暴风骤雨》  相似文献   

6.
彭建国 《考试周刊》2014,(42):26-27
正周立波,海派清口创始人,从"壹周立波秀"开始,为人们所熟悉。不知是"壹周立波秀"成就了周立波,还是周立波成就了"壹周立波秀",结果是现在他们都很有名。后来,"中国达人秀"出来了,周立波就更火了,男女老少都很喜欢他。花了几天时间,看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像《笑侃大上海》、《我为财狂》及《名人面对面》对周立波的采访,我对周立波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由原来的感性思维慢慢上升到理性思考,有了自己的感受——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为什么会这么火。  相似文献   

7.
“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这是严文井童话《小溪流的歌》中的句子。 他的一生就像条奔腾的小溪,不停地向前、向前.2005年7月20日凌晨4时30分,存北京协和医院,这支歌却停顿了,无声地向远方飘去。 严文井的夫人康志强说:“他是继周立波、何其芳、陈荒煤等之后走的最后一位曾在延安鲁艺文学系任教的人了。”从在延安时期出版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开始,他先后为孩子们写出了《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这些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是一部在反映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虚假,有得有失,得多于失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左老师您好,今天我读了《语文教学研究·读写天地》2012年第2期后,发现有三处不恰当的地方,现在提出来,如有不妥,还请您不吝赐教。一、第35页《一周立波秀》栏目。电视节目在书写时是《壹周立波秀》。二、第35页《一周立波秀》之周立波戏评小沈阳第二段中"我们是相同纬度不同经度的东西"应该为"我们是相同经度不同纬度的东西"。因为前文中有"如果由南向北",在地理  相似文献   

10.
周立波的《战场三记》包括《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和《南下记》。前两记写于1937年冬至1938年春,曾由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和汉口上海杂志公司在1938年出版。后一记是1944年冬,随王震部队“从延安南下途中的几个场景和一些人物的札记”,1948年由哈尔滨光华书店出版。1962年,作者将它们合编为《战场三记》(以下简称“三记”),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贯穿整个八年抗战,记下了作者的耳闻目睹,亲自体验,歌颂了。产国共产党及其须导下的人民军队、人民群众、人民领袖和革命事业。写得那样真实、具体、小.’3.不不到丝毫斧凿痕迹,却常常感动着读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我们读它,仍受上仰大的震动,得到无穷的教益。无好 它是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赞歌.是一幅”“飞济的精神.我们英勇的中国同志多年以来所号召的联合战线的精神”①的壮美图画,上那样纠计卜b情感,鲜明的爱憎,活泼的语言,表现了作者艺术的成熟,影响到其以后的创作.是一部不年忽视的重要作品。 1937年10月.周立波与舒群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陪同美国进步作家史床特赖从西安出发到抗日前线访问.周还兼任史的英文翻译。他们受到了八路军太原办事处党代表周恩来的热情接待,并在月底造访了当时设在五台山下南茹村  相似文献   

11.
一周立波创作的民族化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三十年代;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建国以后。三十年代,中国的革命文学还处于幼年时代,迫切需要外国革命文学的滋养,周立波便“借翻译的作品来肥沃素来穷乏的园地”。他曾经翻译过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基希的《秘密的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外国作品。他还写过许多文章,评介巴比塞、肖伯纳、马克吐温等作家和波兰、西班牙的文艺运动。发表过研究外国传入的新兴文学形式——报告文学的论文,并写过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一九三七年他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任编译处长兼文学系教员,讲授《名著选读》课程,分析过歌德、左拉、莫伯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创作了《铁水奔流》《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长篇小说和收在《铁门里》《禾场上》《卜春秀》等集子中的数十篇短篇小说,所有这些小说都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和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即使从这些作品的某些细微之处也可以发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学史缺少土改题材的杰作也许是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认识不同,比如美女加司谍的故事,这个曾经被封杀被批判的题材今天却在各大荧屏成了时髦的产品。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关土改题材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文学家丁玲有一篇作品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家周立波写过一部小说《暴风骤雨》,还有一部农民作家赵树理的中篇小说《邪不压正》。这些都是写1948年之前土改的作品。如果我们把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4.
大凡成熟的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有他独特的美学追求,从而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周立波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作家。他在《山乡巨变》及同一时期的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其美学追求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这是周立波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笔者认为,真趣之美,就是周立波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平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十七年”间的文学创作成就给予了比较多的批评与否定。近年来,人们发现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一无是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农村题材的小说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贡献出了赵树理、孙犁、周立波、柳青和《三里湾》、《铁木前传》、《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山药蛋派”、“荷花淀派”、“茶子花派”等当代文坛上仅有的几个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6.
从1938年至2008年,70年的周立波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论文论著及其研究各具特色;周立波人品与作品留下了可供不断发掘的文化资源,周立波研究面临向新的深度掘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它的民间文化性。作为"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周立波选择以一个民间叙述者的身份、以尊重民间的立场来叙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从文本空间、叙述话语、文化价值内涵等方面来表现民间文化与政治主题的双重内容,达到了民间魅力对政治功利的消解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相似文献   

19.
佟大为档案:1979年出生,辽宁抚顺人,影视演员。电视剧作品《嫂娘》、《都是天使惹的祸》、《海洋馆的约会》、《玉观音》、《夏天的味道》、《蝴蝶飞飞》、《红粉世家》、《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电影作品《我爱你》、《苹果》、《赤壁》等。2005年出版写真集《赫图阿拉梦》。2007年出版唱片专辑《大世界小作为》。  相似文献   

20.
文革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其长篇小说的出版情况值得关注。期间,人民文学出版社虽然出版了像《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这样的招牌作品,但并未能尽领风骚。文革中的上海人民出版社苦心经营,领风气之先,推出了《虹南作战史》和《牛田洋》这两部在文革文学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除此之外,其他地方出版社在出版长篇小说方面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特别是1972年出版的《桐柏英雄,》值得天津人民出版社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