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科学研究不仅能创造、发现和丰富知识,而且还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精神信仰。因此,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大学科学研究,必定具有丰富的教育意蕴。从教育目的之德智体美劳:即从"德"之善的理念、德性、职责,从"智"之智力因素、知识的学习、接受、创造、发现,从"体"之身康体健,从"美"之无限、自由等美的特质,从"劳"之内涵等诸方面分析大学科学研究在其中的特殊表征,有助于充分挖掘大学科学研究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学研究之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释读教育性涵义的基础上,从教育目的、人文价值、思想意涵和大学诉求四方面探讨了大学科学研究的教育意蕴。即从教育目的所关注的点——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挖掘了科学研究中内含的相应教育因子以及在科研过程中的育人表征;从科学研究文化功能的角度分析了其人性陶冶的意义和文化熏陶的价值;从科学研究思想启迪方面探讨了其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思想意涵;从科学研究在大学里所固有的特性阐释了教育性是其为一种本然诉求。  相似文献   

3.
知识生产从学科语境向应用语境转变,本质上是知识生产传统性向现代性的扩展。知识生产现代性赋予传统博士教育学术交流、训练、创造和责任的丰富意蕴。同时,博士教育的培养模式与目标、质量控制与师生关系的传统性,遭受知识生产现代性的挑战。这种意蕴和挑战,要求博士培养树立开放性理念、确定多样化目标、构建综合性课程、推行形成性评价,以便回应两种知识生产方式之间统一、并存的关系,从而提升博士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通过知识的传递和转化实现从内涵上培养人才的价值。文章通过运用SECI知识创造模型,分析大学教育活动中知识传递与转化的过程,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等学校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实力和潜能不同,事实上高校已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之分。一般来说,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知识创造、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是其基本职能,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是他们的工作重心;教学型大学主要从事本科生教育,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是其基本职能,本科生培养是他们的工作重心;而教学研究型大学既有一定规模的本科生教育,同时也有研究生教育。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现有的一千多所…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精神意蕴。他在大学观、大学教育目的、大学生定位、大学教育本质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何以可能的根据。他对“求知意志”的激发、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研究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论述,彰显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境界。探讨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对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以分别之法将"存在"分立为"在"和"在者",其中"在"是对本体思考与努力的回答。教育本体问题是要认识教育其他问题而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在"与教育联姻的教育之在,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认识其三重内涵:在追问教育终极存在的过程中,谋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世界的统一性;追求教育终极解释的过程中,获得每一历史时期教育知识的统一性;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过程中,寻求每一历史时期教育意义的统一性。教育之在自我批判的独特意蕴体现在追求"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和认识"教育之人"之中。因此,通过寻得"教育之真"、审视"教育之善"、实践"教育之美"和正确置位"教育之人"可以实现教育自身追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倍受重视.但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则少有人关心。由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丰富和复杂,来自不同背景的合作者之间的沟通事实上非常困难,人的改变过程复杂而充满变数,合作的教育变革中的大学教师应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此类变革的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育变革内在的复杂性,要求作为合作伙伴的大学教师也要谋求"扩展的专业发展"。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个包括教育背景知识、中小学课程知识、教育变革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等七项内容的"扩展的专业发展"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是目前国家确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一流的大学应有一流的本科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是检验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学教育理念出发,把科学研究融入大学生培养过程,将知识传授与科学探索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培养体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个性特色培养应以创新为基础,通过知识传授与探索、教学与科学研究、教师与学生、课堂内外等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在知识吸纳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切超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学习艺术是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培养想象力、自我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培养高尚人格、人文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有其特殊功效。艺术教育能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使受教育者丰富人生,陶冶情操,获得身心与智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莉敏 《江西教育》2012,(Z3):19-20
在典型的后工业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知识不再是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能够接受知识的知识,能够创造知识的知识,是看似无用而实则有大用的知识。"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大学教育贵在影响,塑造学生的灵魂。大学教育是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这一古老的机构从中世纪开始延续至今,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成为大学发展的价值判断与政策选择的坐标。纵观大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大学基于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不同哲学立场,大致经历了以知识取向为主和以职业取向为主的阶段。笔者认为,职业取向的不足与传统大学精神的引领,最终会把大学推向生活取向的教育形态,就是说,实施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教育,密切关注学生的生命意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与社会成长,将成为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教育教学研究的区别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探索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发现和创造教育科学的客观规律和成果,它具有科学研究的一般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研究,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培养百万人民教师"之需,以私立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其他高校相关系科建立的。学校创立之初,即以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以及大同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等上海乃至华东地区一大批优势系科为基础组建教育系,形成了孟宪承、刘佛年、张耀翔、萧孝嵘、廖世承、常道直、萧承慎、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曹孚等巨擘辉映、名师聚集的盛况,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开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史研究,到60年代初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成立与西欧北美教育研究的开展,到70年代以至改革开放初译介《学会生存》《世界重大教育问题》等反映国际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不仅是个体创造生活世界的实践手段,还是个体显现人的类本质、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途径。因而,劳动教育具有人之何以为“人”、人之以何成“人”的价值导向与综合育人作用。“职业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应然归宿与身份确证,劳动教育对职业启蒙的意蕴投射实为生活世界中实践导向的内在要求与社会需要。劳动教育应当回归人的身体意蕴,把握其真;应当转向人的工具意蕴,发扬其善;应当激活人的创造意蕴,实现其美,从而促使个体成为拥有完整主体生命、能过德性生活、能创造美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唯知识教育与为生活教育的阐释,指明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教育终究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使人能不断地创造美好生活;为生活的教育即是为"人"的教育,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求教育看到人、回归人.因此,使教育拥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便成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知识已身陷"迷宫",教师教育事业被拖入教育知识过度、超容的困境.教师教育语境中的"教育知识"是行动之知、动力之知与规则之知的合成物,它具有四重属性:表里性、事理性、多态性和过渡性.创造有效教师教育,教育知识的授受应该实现从"学术中心""学理优先""理论教学""语言教学"向"实践中心""教理优先""立体教学""行动教学"的适时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渗透已成为创造泛在学习环境的总体趋势。传统的学校教育受时间、地点、空间和教学模式所限,无法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等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而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知识,实现手段方式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进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能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选择和体验,能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对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把信息化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课堂从以往的传授为主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体现"以问题为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教育的规模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它并未突破传统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当从"机器教人"向"人机共生"的知识创造性发展。"人机学习共生体"这一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学习形态,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学习者角色演变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人机共生的学习形态,即在学习者的客体观、主体观、主体间、共生观和他者观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续统样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人机学习共生体围绕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学习者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知识转化过程,持继促进知识创造。人机共生学习是学习者、智能体和教师所构成的以知识共生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未来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实现,需要解决智能体的主体性技术、学习绩效支持以及学习模式创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庸》"诚"的教育意蕴集中体现在"自成"与"他成"、"成己"与"成物"、"尊德性"与"道问学"这三组的对立统一中,通过研究这三组的教育意蕴及其现代价值,反映出"诚"的教育意蕴: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自然发展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既要帮助学生成长,又要帮助其成才;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修养德行。一言概之:无论是"自成"还是"他成","成己"还是"成物","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人的成长都是生命的展现和打开,都是为了成全、完善和实现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