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主办的“21世纪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我校举行。来自海内外的70余位专家聚集一堂,研讨中国文论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收到相关学术论文近50篇。  相似文献   

2.
和谐思维对中国的艺术一直有着深刻影响,它直接制约和支配着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表现方式种类繁多却有着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它是某种音高对比关系的和谐表达。《周易》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影响深远。《周易》的和谐思想贯穿于诸多相关学科,其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因而,与其说音乐艺术契合《周易》和谐论思想,不如说音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周易》和谐论思想的影响。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通过对音乐艺术本质的把握去实现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一书,把和谐文化熔铸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从文化精神层面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系统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建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昭示了孔子的和谐思想和崇德思想."和"是孔子推崇和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基础.社会和谐是孔子远大崇高的理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重视道德价值.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孔子的和谐思想和重视道德价值的崇德思想孕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追求崇高,追求和谐的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特殊教育》2005,(9):36-36
张京在2005年第8期《中国特殊教育》上发表《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探新》一,他提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是以生活为核心,是教学双方领悟生态与存在的根本。也是共同探索生命成长导向和谐的过程。他认为特殊教育和谐课程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剧《天下长河》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新时代叙事模式,它将人民至上的叙事作为黄河文化叙事的根模式,同时融入了工匠精神的当下诠释,还融入了举国体制作为拓展演绎。《天下长河》是一种新的黄河文化叙事方式,它立足于传达新时代精神,对黄河文化做出了独具特色且新颖的创新阐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黄河文化的弘扬不仅要讲好黄河故事,还要展现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记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打造真正属于人民至上的优秀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8.
道家文化有强烈的和谐意识,其"道法自然"的精神本质就是追求道、天、地、人的大和谐.道家和谐文化包括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与心灵和谐等各个方面,其基本精神强调人与道的和谐,认为循道发展为和谐之根本."守道","万物为一","复归于朴","不为物役"等是其主要内容.道家和谐思想内涵深刻,见解独到,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掘和认识.道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思想启迪和警示意义,应从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史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全新风尚。无论是其除弊安民的变革主张,还是其“师夷长技”的近代意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重建康乾盛世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史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全新风尚。无论是其除弊安民的变革主张,还是其"师夷长技"的近代意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重建康乾盛世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和谐”(harmony),在古希腊语中(harmonia)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乐表示将不同的音调调和在一起成为音阶。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和”具有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内涵。近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如今,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或价值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好效益。素质教育是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在人的天赋条件的基础上,融进社会的新质,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提高人的各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贾母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见的睿智通达的老祖母的形象。在她的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传统“和”文化。依据文本,从贾母自身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等几方面探索中国“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王尧  杨俊国 《林区教学》2010,(12):27-28
《乐记》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经典之作。《乐记》凝结着中国先哲的智慧,它丰富的内涵,穿越时空隧道,在当代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乐记》的内在灵魂就是"和"。中国先哲强调三种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乐记》中所揭示的音乐的社会功能、和谐的内涵与步入和谐的路径,对我们当今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书法从远古走来,盛久而不衰,至今,依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下,中小学已经比较普遍地开设了书法课,意在让所有学生写好汉字,传承书法。基于此的书法课堂就要把握《纲要》,学会传承,精研范字,亲近儿童,坚持传统与现代的规定性,在由此及彼的因袭里,在古今的融汇和灵性的传承中走向丰满,走向立体,走向写字和育人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5.
在《周易》"天人合一"思想体系里,天地人三才源于并合于一,其中,人并不是一种被动的现实存在,人参与了世界万物的创化,而在这种创化过程中,中国古人非常注意化人为成自然,孜孜以求人为、人事、人道与天道的协调一致性,始终强调世界和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地洞察到:(1)只有在天地人三才和谐的基础上,才真正能够使人为的事情变得自然而然;(2)世界的和谐是天地人三者一体的和谐,仅仅人类一方孤立的和谐是不可能的,因为失去了天地与人的和谐,人类的和谐便失去了基础;(3)我们人类所身处其中的世界的变化运行,人类并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人类的所作所为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间万物的生息繁衍,因而很自然地人类对世界失衡的生态及其向和谐目标的趋近显然也负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都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这两部作品中的兵器作为战斗用具与人物发生联系,其中绝大部分与兵器有关的叙述和描写充分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特征,表现出兵器与人物形象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这两个文本为以后中国作家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海霞 《天中学刊》2012,27(6):41-44
反家庭暴力是实现婚姻家庭制度正义价值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对家庭成员人格权的一种消极的单项保护,促进家庭和谐才是反家庭暴力的最终目的。制定《家庭和谐促进法》更符合婚姻家庭的本质特点,立法名称更恰当,立法内容上有利于全面规范婚姻家庭关系,弥补我国婚姻法的不足,立法思路上以疏导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比单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更科学。因此,应当以《家庭和谐促进法》取代学者倡议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之中,形成了孙子的和谐军事思维。《孙子兵法》在论述作战与后勤的关系时所体现出的和谐思维主要表现在:战争决策与后勤基础相一致的和谐思维,作战行动与后勤保障相适应的和谐思维,作战部署与后方安全相统一的和谐思维。  相似文献   

19.
1月23日晚,隆冬的明斯克春雨绵绵。明斯克青年剧院张贴着大红春联,中国驻白使馆同白文化艺术大学联合举行的迎春音乐会在此举行。一首《春节序曲》拉开音乐会的帷幕,中国留学生们用《和谐中国》讴歌租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用《我和你》重温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集娱乐和选秀功能为一身的综艺节目,一出现就在中国内地掀起了新一轮的选秀浪潮。它以声音的“真”和“好”为审美标准,为中国乐坛培养出一批批观众喜爱的声音和歌者。本文从看的窥视性和游戏的娱乐性两个方面,探讨其娱乐快感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