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这两个政党的抗日战争出发点与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即:中国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它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相应的敌后游击战场.这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曾经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一开始,“我们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或是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这样就会胜利;或者是压迫人民的片面的战争,这样就会失败.我们又指出: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胜利必归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3.
试论长征胜利对中国抗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做了重要的组织准备;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稳固的战略总后方.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领导全民族抗战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典型范例.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先锋、抗日的模范,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在全民族抗战中,它起了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对蒋介石国民党领导抗战论和国共两党合作领导抗战论进行了商讨,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化人是抗战时期的一个重要阶层.中国共产党基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文化人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分层,充分肯定文化人在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和文化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文化人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制定团结、尊重、教育、改造的政策,极大地发挥了文化人文化抗战的优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抗战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争对战胜世界范围内的反动力量、迎来文明进步的当代新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民族自卫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赢得的首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谱写的一曲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1.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以制信息权为特征的不对称战争,虽与传统的战争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战争的突然性、残酷性、短暂性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但涉及战争的一些基本形式仍然未变。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在指导我们如何夺取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实践中将具有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青少年在"二战"中被"志愿"到南太平洋参战是一段苦难的历史,台湾抗日小说中的《猎女犯》和《少年上战场》等见证了这段历史。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叙事了战争对台湾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无辜伤害、战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并由此生发了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权威的中共党史教科书都从"史"的角度归纳过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然而从"论"的视角阐释抗日战争推动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对研究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对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的战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对战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主要涉及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目的以及战争和政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的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却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应有尊重,本文拟通过对中国14年抗战历史的回顾来阐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使那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存有疑义的人们能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冷战史新研究不仅表现在多国档案资料的发掘和运用,更表现在对冷战本质及其结构性特征的再认识,其中包括研究视角的拓展和转换。从新视角着眼,冷战逻辑并不限于国际斗争的层面,而且延伸到各地区本土革命的层面,两个层面的"四维互动"体现了作为世界体系结构性分裂的冷战格局的本质。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通过对冷战与中国革命互动关系的考察为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作出了贡献.但作者的理论思维尚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在战争视野中的“死亡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战争视野中的死亡叙事是丰富多彩的,它们表现了战争人物面对死亡的众生相。司马迁通过写战争人物的死亡临界而使生命定格,战争人物最后的“亮相”变为永恒的雕塑屹立于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战争人物临死前的自我表白,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和巨大的情感容量。司马迁写的只是瞬间的言行,却以广阔的历史为背景。《史记》死亡叙事中蕴含着司马迁对历史和人性深刻的体悟与感慨。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创立和发展的游击战在广袤的敌后战场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游击战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抵御外敌入侵的伟大胜利。本文试对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的武器来源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结束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以极大的民族牺牲,迟滞了日本的“南进”,对美英的太平洋地区作战给予了重大支援。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始终高扬团结一致、积极抗战的大旗,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不容置疑的。当然也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作用,并且认识到,正面战场在抗战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有变化的。战后60年来,日本政治人物对过去那段罪恶历史也不是没有表示过反省,但总是反反复复,羞羞答答,时不时地要作些翻案文章,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拒不认罪,不肯作出真诚的反省,其目的在于企图掩盖侵略史实、摆脱日本在战后受到的各种制约、重温“大日本帝国”迷梦,这应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