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在小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环保教育,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知。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通过对学科资源的充分挖掘,以进一步增强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2.
伊妍 《辽宁教育》2023,(4):20-22
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习惯的养成融入小学的德育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是现阶段小学环保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是现今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对于学生践行环保理念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大连市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开展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学校探索垃圾分类的实践意义、策略与效果,有特色、有可行性,可为垃圾分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3.
学习《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出发看中国公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对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梳理中外环境意识宣传教育的经验,探索中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即以政府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为主导,充分运用全媒体、发动多主体参与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意识,从而构建全民环境教育体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正>垃圾分类,是近年来说得最多、听得最多的环保名词。但纵观各地,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薄弱,分类工作执行力度不尽如人意。要使垃圾分类深入民心,垃圾分类行为成为习惯,我觉得担负着教书育人责任的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尽己所能把孩子教好了,再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通过孩子回家宣传发动,我相信,垃圾分类的工作一定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就如何在学校做好垃圾分类的教育工作,谈谈我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缺乏、后端处理设施落后;环境教育投入较少,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借鉴日本垃圾分类和环境教育的经验,提出推进中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积极创建中原"绿色学校,倡导"5R"概念,为实现"绿色中原"理想助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以及行为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如儿歌形式、绘画形式、游戏形式、比赛形式等引导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要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广泛宣传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河北省石家庄市育新实验小学六(2)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推进垃圾分类,助力绿色发展”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8.
活动名称:
  本节社会课活动的名称是《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开展。
  教材分析: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是为了增强大班幼儿的环保意识而设计。大班幼儿已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对事物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行动,由此生成了本节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保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逐步形成生态环保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系统性教育理念是极为必要的,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校的整体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垃圾分类行动已如火如荼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将垃圾分类活动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资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不是朝夕之事,需要养成习惯,从娃娃抓起。但单纯的讲解不易被幼小的孩子理解和记忆,爸爸妈妈可以借助绘本为孩子科普垃圾分类知识,潜移默化培养环保意识。下面请看老师是如何带孩子阅读绘本、学习垃圾分类的,您也赶快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12.
在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也在加强构建两型高校,而垃圾分类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论文文分析了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了长株潭各高校的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教育,增加资金投入,细化分类标识,鼓励环保类社团参与等垃圾分类回收的改进方法,以促两型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生产的日益便利,垃圾的处置成为了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切的环境问题之一。对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学习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要求之一。本文以北大附中校园"零废弃"项目式学习实践项目为例,论述了如何围绕高中化学核心知识、核心素养开展项目式学习,并在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协作解决冲突的技能,同时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一、方案的产生 幼儿园新买了一批规范的分类垃圾桶,幼儿对这些新异的刺激物产生了种种的疑问和寻找答案的愿望.<纲要>指出: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产生了"垃圾分类"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5.
杨玲菊 《文教资料》2006,(23):171-172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环保内容的有机渗透教育,由浅入深地渗透环保知识,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专题活动。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并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环境教育的专题活动,培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针对我所开展的一项环保主题活动“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丽——浅谈幼儿垃圾分类教学”的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徐国俊 《生活教育》2014,(18):72-73
笔者探讨了以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利用的资源种类及利用范围,从活动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角度分析了资源利用时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以及探究兴趣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垃圾主要是教师及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包括纸制品、塑料制品等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宿舍、教室、图书馆等人群集中的公共区域。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阐释了垃圾分类工作在高校开展的重要性,并提出高校实行垃圾分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设计背景]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让他们通过活动了解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和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目的。[活动准备]1.收集与“垃圾”有关的照片、录像、数据等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垃圾的分类、处理、回收和利用的知识。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了解垃圾的危害,了解家里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以及社会上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从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入手)1.出示地球图片(可怜的地球——漫画地球在哭着吃垃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地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会带来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在立法和具体的实践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经验,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教育局正在专门撰写教材,将"垃圾分类"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编入课程中。有人认为,垃圾分类和公共道德一样,是成年人"必修课",要从成年人抓起。在笔者看来,将垃圾分类编入课程,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具有导向意义,值得推广。此前,一些地方开展垃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