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加强教师之问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还要不断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更要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现代化过程中人的觉醒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标志着人开始走向启蒙和“解放”。本文通过对2005年国内主要教育期刊的检索、阅读与分析,从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以及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解决途径这几个方面对教育公平作了探讨,以引起关注和思考教育公平的必要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发达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传播的主要形式,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脱颖而出,终于在凹凸不平的键盘上敲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又当首推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全球性科技创新,正唤起了中国人追求知识、追求现代化教育方式的紧迫感与危机感。电化教育是科技与教育的切合点,充当着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与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最终目标,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 指教育中的技术,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从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阐明了教育现代化与现代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现代化。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主动和由学习推动的过程,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几年来,我们围绕“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以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和自主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大胆提出了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上、实践上的认真探讨和研究,课题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云代表云计算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教育云服务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分析了教育云、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阐明了教育云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健 《教育与职业》2005,(18):28-29
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办学条件、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而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更是职业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突破口。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后,必然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管理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出了新的定义。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代表教育技术方向、趋势和未来。它促使我们研究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趋势对教育带来的新冲击。  相似文献   

9.
立于广义教育的视野下,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农村教育本土化并探讨农村教育本土化对于农村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进而促成农村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农村教育本土化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0.
迈开教育信息化的坚实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现代化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提倡实现书本与直接经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则提供了实现这种结合的重要工具。有的教育专家指出创新型人才的三个特征。就是全面加个性,人脑加电脑,智商加情商,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信息化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意义。因此,实现教育信息化不仅在于一般的教学手段的改变,更在于加快了现代化教育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应用的道德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教育技术研究者及产品推广人员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事其从业,引发了教育技术实践及应用中不合道德规范的现象发生。究其根源可以发现: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载是其内部根源;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其现实基础;自由选择教育技术行为是其实现的途径。因此,规范教育技术应用行为及应用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及其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厦门大学教师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结合实践,介绍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等级考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现功能,同时也对该考试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尚需完善的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可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上的改革。但二十多年来,由于认识受限,定位不当,我国这一领域的工作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教育媒体制作、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且这些活动大部分在战术层面上开展,教育技术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们应关注在战略层面上实施教育技术,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即教育绩效,这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所要求的。战略优先,战术配合,战略战术互动,促进教育整体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应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技术高起点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应重视需要的评估和系统规划,确保“做对的事情”;在中观层面上要推广教学系统设计,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运用,确保“把事情做对”。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界电教人员或计算机科学人员的工作仅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也是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14.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5.
公众技术观及教育技术观对现代科技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但是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外鲜有与此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公众对技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就公众教育技术观而言,更多的人把教育技术看作一种优化教学和促进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最后在对调查结果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应从公众舆论中汲取养分以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素养文献的研究,提出了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从 5 个维度来规定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素养;并分别为各级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和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职教师制定了相应的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系统的视角来看,教育技术是一个技术系统,并且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技术系统目前由教学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大技术组成。这些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技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怪圈",一方面专家辈出,一方面却未形成本学科成熟的思想理论及研究方法。究其原因,是缺乏从批评角度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审视。教育技术批评要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为目标和准绳,遵从孔子思想教育体系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教育技术批评客体,以矛盾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反思沉淀期。一切反思行为都是需要以普遍哲学原理作理论基础的,作为一种普遍哲学原理的现象学也有可能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反思的理论基础。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的特性.使其在理论上具有成为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的可能性,而胡塞尔对现象学方法作出的详细论述,对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的指导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现象学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为其与教育技术的结合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将现象学方法的两种还原结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技术反思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