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传统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亟待重构。当前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目标结构不清、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不合理、课程实施保障体系不力、课程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依据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规律、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起课程目标结构"精准化"、课程内容"深度化"、课程实施保障体系"整合化"、课程评价体系"重过程"的新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更好地培育高职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学生工作课程化"为设计指导思想,从课程的认知、实践和考核三个环节出发,搭建了由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及评价体系组成的素养工程基本框架。在素养工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公共选修课在高职素养工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是进行素养教育和使学生获得素质与修养的重要阵地,能成为素养工程课程体系的共享课程库,能成为素养工程课程师资培养的实验田,是对素养工程课程体系实践效果进行再次检验的有效途径,能够实现公共选修课学分与素养学分的学分折算。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54):143-144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提出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政治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日常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索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化日语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模式,以建立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估考核多元化、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国际化日语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新模式,提出有效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出国留学、涉外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日本文化素养及日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创办于1911年。学校秉承"科研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后,在学校百年华诞之际,确立了"公民素养教育"的特色定位。围绕"公民素养教育",学校提出了"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新理念,构建了"三爱三心"的公民素养教育内容评价体系,制定并完善了六个年段德育主题,分别为:懂礼仪、会合作、知感恩、讲诚信、乐公益、观时政。每个年级都有针对性的教育要点、评价目标和主题活动。学校的"个性素养课程和公共素养课程"构建起的校本课程中,"传统素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修身课和公民行动课程"四大类课程又是其中的亮点。传统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出发,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人文取向的具体内容即劳动力市场和受教育者的要求以及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素养现状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实际,谋求大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最终实现使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加契合社会、时代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在核心素养引领新一轮课改的教育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尚未颁布,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凝练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业已成为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风向标。但是,仔细审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意识核心素养,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显性的测量不仅难以把握,反而更容易走向"假大空"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礼仪素养类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高职教学应向方法要质量,本文从创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入手来探讨高职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媒介素养课程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小学媒介素养"晶体"课程评价及其评价设计,并对其"晶体"课程实践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问题及文化研究。该研究主要运用质化研究方法,以吉林省靖宇县某小学为实验基地进行课程实践。文章共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晶体"课程评价的提出及其依据;其次,从课程评价的视域、参加者、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来阐释"晶体"课程评价的设计;再次,从微观层面上探讨"晶体"课程评价的问题设计及实施方法;最后,以小学媒介素养课程中的"摄影"课程为例,对其进行课程评价的实践及其文化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教室风险""文化惰性"的概念。总之,全文对小学媒介素养课程进行评价问题及实践研究,旨在完善小学媒介素养课程实践的同时,也为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实践及评价问题提供可能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高校艺术素养课程,是指面向高校全体学生突出"素养"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它涵盖<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所指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各方面,即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院校师范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在师范生的职前教师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打破传统公共教育学教学的诸多尴尬,改变课程的生存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起在课程意识、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上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一合理设置艺术课程结构,形成多元有效互动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结合理工科高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现状,根据艺术素养构成要素对公共艺术课程重新进行了领域划分,提出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对公共艺术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蕴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公共参与是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化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化设计,尝试用三个环节培育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引导中学生公共参与,使中学生学习公共参与知识和技能,积累参与经验、规范参与行为、提升参与兴趣;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引导中学生模拟公共参与,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法治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理性参与的认知和自觉;三是开发实践课程,使中学生高质量公共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创新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养重在实践,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通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形成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步走"战略,并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课予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2):135-136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不同于单一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学科综合课程,而是以培育思想政治素养为主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法律等多种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完备,而是基于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需要,所进行的教学,其中高中政治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而教师通过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教育养成,为学生的人文品质和综合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笔者结合中职学校美术课的任务,将美术课的一大分支"平面版式设计"作为美术课的主要课程.经过三年开设<平面版式设计>教学的实践,及对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设置调查研究,认为中职学校普及开设"版式设计"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及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学习好"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中的有关课程,更重要的是辅助学生学好部分专业课,提升技能水平,为其转岗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之"灵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出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就是培育"四有"合格公民,即有信仰、有思想、有自尊、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9.
由"素质"到"核心素养",深刻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能力本位目标的时代转型.聚焦于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紧迫需求,"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专家型思维、复杂交往、终身学习品格与公民社会参与意识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以造就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应该积极尝试从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两方面并进的形式进行新一轮的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实施上重视以任务为取向的内在价值,课程评价上坚持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卓越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现状,以公共选修课为平台,通过合理设置符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公共选修课课程,并充分依据学院特色、品牌专业,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职业院校学生既具有科学之"器",又拥有人文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