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存在着研究方法的问题。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尤其对于新的学科而言,能否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决定着学科能否建立,学科的建立能否少走弯路的问题。编辑学正值创建时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这是每一个编辑学的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一切科学理论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编辑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我们所研究的编辑学,自然应是能在中国应用的科学。要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沈涌 《韶关大学学报》1997,18(3):195-200
当代化发展的需要、活跃的实践工作和理论上探讨的开展,具 备了建立策划编辑学的基本条件。策划编辑学有着专门的学科属性、位置、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走进传播学:编辑学、出版学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出版学的学科归属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来看,传播学明显地涵盖了编辑学、出版学;从学科性质、特点和任务来看,三者之间有明显的趋同性;从三门学科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互动性和相互依赖性。因此,应将编辑学、出版学归入传播学之中。这既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又有利于编辑学、出版学本身的发展和学科定位。在编辑学、出版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上应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编辑学学科的建构目前还处于草创阶段。作为一门严格意义的科学,它的科学性、成熟性、成型性,还远未达到,随着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的飞速发展,编辑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呈现出渐进的需要不断审视的发展状况。为此不少研究者撇开了基本理论研究上的歧见,在编辑学学科的理论框架下,转而进行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研究。如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编辑主体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方面,有人提出了"编辑学者化"的口号,引起了有关编辑素质、能力以及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讨论,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那么,编辑电脑化的提法能否被接受和认同呢…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出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科学研究的兴起是20世纪中国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与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中同步发展,20年来显著的表现是有了学术团体,有了研究阵地,有了研究队伍。出版研究可分为现实对策研究与基本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前者针对不同的出版形势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说明;后者则从建立学科出发进行学术准备,这方面以编辑学的研究最为深入,最有代表性。编辑学研究在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基本规律等方面都初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及流派,而在实用技术研究上更为深入与多层面,编辑学的突起并超过出版学有其时代环境与中国国情的原因。出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着重解决学术沟通、资料挖掘以及与出版实践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水平如何,需接受科学范式标准的检验。高等教育管理学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在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上处于纷争的局面,研究方法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建制也存在着某些突出问题。今后,要以问题取向的理论研究发展高教管理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探讨,建设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余年来,我国的期刊编辑学研究可归纳为3个阶段和3种表现特征。学科研究的初创期,以高校学报编辑个体、自发研究为主要表现,逐步发展到以省市、全国性期刊编辑学团体的整合、组织性研讨,研究内容也从初级的编辑工作体会,扩展到编辑流程和编辑实践理论;进入学科构架阶段后,主要集中在学科历史发展、概念与原理等,构建学科的基本理论探讨;而在学科创立的发展期,则上升为对学科编辑活动规律、编辑技能和工作方法等系列有关的深层次问题的研讨。现学科研究仍存在研究主题不集中、欠深刻及系统性与阶段性结合研究欠紧密等问题,理论创新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目前编辑学的思辨研究和历史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历史一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编辑学研究思维方式的一次创新。并指出编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编辑文化三道风景线是跨世纪编辑文化理论的三个学术前沿论题:第一道风景线是跨学科理论研究——为建立编辑学自身学科而汲取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是编辑文化中编辑角色的正位(由客串编辑复归本位编辑);第二道风景线是跨行业理论研究——从新兴的第四产业角度阐述编辑行业中编辑角色的新定位(策划编辑);第三道风景线是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是编辑学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支点,是编辑文化中编辑角色的新塑造(复合编辑)。这三道编辑文化风景线,构成21世纪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辉煌景观。同时,在创造编辑文化的过程中,编辑自身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出版学的学科归属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从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来看 ,传播学明显地涵盖了编辑学、出版学 ;从学科性质、特点和任务来看 ,三者之间有明显的趋同性 ;从三门学科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 ,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互动性和相互依赖性。因此 ,应将编辑学、出版学归入传播学之中。这既切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又有利于编辑学、出版学本身的发展和学科定位。在编辑学、出版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上应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流媒体时代,编辑业务运作以及对编辑学学科本身的探讨,都融入了网络之中.本文综合对编辑工作的电脑化、编辑学学术研究网站状况的讨论,探讨编辑学研究网络化生存的问题和出路。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化,归根到底是编辑专业化。编辑学化既是编辑活动的需要,又是编辑人员分工的需要,还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需要。编辑学化的实质是要求编辑人员在专业上追求专深,即要求编辑应专于编辑学和主管学科,并以专于主管学科为重。实施编辑学化要注意处理好编辑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杂和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研究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距一个成熟学科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当前我国编辑学研究存在开拓不够深入、视角不够开阔、研究者交流过少等问题,编辑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编辑实践。本文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研究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距一个成熟学科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当前我国编辑学研究存在开拓不够深入、视角不够开阔、研究者交流过少等问题,编辑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编辑实践。本文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编辑奋斗的轨迹——编辑学构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20世纪最后10年深化、发展,成果丰硕。21世纪之初,编辑学研究集中在普通编辑学的建立、编辑学理论的构建讨论、编辑规律的探讨这三大问题,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作用、价值意义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等教育学科是认识主体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育的内部矛盾及其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推动下逐步建立和成熟的。因此 ,加强队伍建设、找准研究问题、探索研究方法是当前本学科研究与建设之要务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我国学者对课程论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我国课程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形和发展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群建设等进行了探索。基于对这些探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课程论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课程论;课程论的学术品位;我国课程论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编辑文化三道风景线是跨世纪编辑文化理论的三个学术前沿论题:第一道风景线是跨学科理论研究——为建立编辑学自身学科而汲取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是编辑文化中编辑角色的正位(由客串编制复归本位编辑);第二道风景线是跨行业理论研究——从新兴的第四产业角度阐述编辑行业中编辑角色的新定位(策划编辑);第三道风景线是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是编辑学跨世纪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支点,是编辑文化中编辑的新塑造(复合编辑)。第三道编辑文化风景线,构成21世纪编辑学理论研究的辉煌景观。同时,在创造编辑文化的过程中,编辑自身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9.
现代编辑知识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的知识结构是关系到编辑学研究,编辑素质及编辑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现代化,数字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编辑不断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编辑素质,优化编辑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出版事业对编辑人员的基本要求,编辑知识结构研究应该同编辑学研究,编辑实践研究,学科编辑专业研究,编辑与现代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编辑学术研究从80年代起开始出现空前的活跃局面。十多年间已有上百部编辑学研究的专著问世,公开发表了一大批编辑学学术研究论文,编辑学研究机构、刊物也相继创办;编辑学专业教育也进入了高等院校。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登上中国学术的殿堂。编辑学研究在中国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但在编辑学研究中,还有一个编辑概念界定问题,迟迟没有达成共识,编辑学研究界对此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这不仅在学科发展史上是比较特殊的、例外的,同时它对编辑学研究的正常深入发展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