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靴子病了     
《家教世界》2012,(3):43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他的生活并不富裕,只能去一些低档的饭店吃饭。尽管这样,贝多芬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到一家饭店吃饭,渐渐地和那里的一位酒友混熟了。一次,贝多芬唯一的一双靴子也穿坏了,他没办法出门,于是在家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以“田园”作为标题,于1807年到1808年之间完成。贝多芬非常喜爱大自然,他常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散步,有时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溪旁,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大自然的魅丽风光。贝多芬常常对朋友们表达对大自然的酷爱,也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下才使贝多芬运用“田园”这一特定标题描绘出这部栩栩如声的“乡村风景画”。  相似文献   

3.
解读贝多芬     
古老的莱茵河默默地流淌着,历史悠久的波恩城年复一年地迎接一个个黎明……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出生在波恩城中一个宫廷歌手的家里。贝多芬3岁时祖父去世了。他的离开不仅使贝多芬少了一份疼爱,也改变了小贝多芬的命运,“艰苦”成了他童年的代名词。在他的印象中,除了祖父温和的笑容,就是父亲烂醉如泥的样子以及母亲忙忙碌碌的身影。小贝多芬从孩提时起就与音乐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贝多芬越来越迷恋音乐。他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那神奇而美妙的旋律之中去。从1798年开始,贝多芬的听力开始渐渐衰弱。一天,他的耳朵中…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相聚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曾在维也纳宫廷里做歌童,长大后,学习作曲。他非常仰慕贝多芬,可是因为怕遭到冷落而不敢去拜访他。一天,在好心朋友鼓励下,舒伯特鼓起了勇气,夹着自己的作品集,敲响了音乐大师的宅门。不凑巧,贝多芬不在家,他把自己的作品集交给贝多芬的佣人后,离开了那里。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巨匠。他所创作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第二乐章的调性布局研究,探讨贝多芬这一音乐的魅力及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在贝多芬十七岁时便去世了。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从没对家人和气过,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钢琴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  相似文献   

7.
游乐城     
一、请你当侦探紒紤矠1882年秋季的一天,贝多芬收到双目失明的好友哈莱曼的请柬,去他家里做客。当晚,吃罢饭,贝多芬便为好友弹起了钢琴。盲人的枪法忽然,二楼房间里“哐当”响了一声。哈莱曼忙从抽屉里取出防身手枪:“快,楼上有小偷!”他蹑手蹑脚上楼梯,贝多芬拿着火炉的铁钩紧跟了上去。来到二楼,哈莱曼轻轻把门推开,走了进去。房内静得出奇,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小偷在不在屋里呢?贝多芬思索着。突然,好友哈莱曼开了一枪,“扑通”一声,一个人倒在地上,仆人举着蜡烛赶来一看,只见大座钟台前躺着一个人,贝多芬看着靠在…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伟大的音乐家,上帝似乎忌妒他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干,苦难的河流始终不离不弃地伴随着他.幸运的是,贝多芬并没有沉沦,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行走在人生道路上,贝多芬在苦难的河流中寻找到了幸福,在幸福中流淌出汩汩的音乐,不仅幸福了自己,也幸福了世人.  相似文献   

9.
《月光曲》一文中 ,当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后 ,盲姑娘非常激动 ,问他是不是贝多芬先生。这时文中有一个句子 :“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 :“您爱听吗 ?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其中“贝多芬没有回答”这个句子看似平常 ,但内涵丰富 ,一位老师抓住它设计了一个问题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学生们认真思考后 ,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每当学生说出一个答案后 ,教师都是微笑着点点头 ,并没有马上作出评价 ,只是问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其他同学见状 ,热情陡涨 ,纷纷要求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归纳下来 ,答案竟有七种之多 :①贝多芬…  相似文献   

10.
靴子病了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可他的生活并不富裕,只能去一些低档的饭店吃饭。尽管这样,贝多芬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博物馆座落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座叫蓬城的小镇上。每天,不少小音乐爱好者跟随爸爸妈妈来到这里,参观贝多芬生前用过的钢琴和他写下的大量乐谱原稿、信件等等,同时还聆听着有关这位伟人的生动故事。  相似文献   

12.
喜欢在下大暴雨的夜晚,把音响开得好大好大,让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轰鸣中尽情地宣泄,在暴风骤雨中感受它的高傲与狂放。贝多芬本身就是一只骄做的雄鹰,一块倔强的岩石。他的音乐、他的才华如波涛一般在艺术的海上翻涌着,以磅礴的气势在黑夜的帷幕上撞击着,迸射出耀眼的灵感火花,谱写着不朽的绝唱。  相似文献   

13.
让心灵站立     
在贝多芬的音乐越传越远的时候,他在维也纳邂逅了李希诺夫斯基亲王。亲王发现贝多芬是一块稀有金属。在亲王的真诚邀请下,贝多芬住进了王府。对亲王一家无微不至的关爱,贝多芬自然心存感激。但是,当亲王企图通过爵位的尊严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时,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他通过音乐创作不断地达到自由,一次又一次从苦难走向欢乐,九部交响曲是他这一心路历程的完美体现.虽然康德、黑格尔、席勒等德国美学大师很少提到贝多芬,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决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创作年代基本与德国人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德国古典美学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相一致.因此,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应该是辨证思维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关系得到印证,我们有必要对对他的交响曲的哲学思考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5.
秦牧 《初中生之友》2013,(12):20-21
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被人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都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醒过来向听众致谢。匈牙利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曾经在贝多芬面前演奏钢琴,李斯特接受了这位长者的命题,奏出了一串串美妙的乐音。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向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去,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授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  相似文献   

17.
《钢琴奏鸣曲》op110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他的《钢琴奏鸣曲集》在世界钢琴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作品也是让人令人深刻的,在风格上与之前的作品也大为不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思考,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他同样投入了大量情感。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的开拓者,也是浪漫主义的开创者,本文分析了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特点,并对钢琴奏鸣曲OP110第一乐章的演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乐圣"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音乐艺术融汇了一个时代的理想,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勇气,也洋溢着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几乎每部都是经典,本文主要以他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九交响曲的创作精神为例,来阐释贝多芬是如何用音乐来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思想精神?以及音乐是如何爆发出人类精神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张俊萍  于薇 《成人教育》2012,32(6):126-127
一个伟大的、有深刻思想的人,不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成就“伟大”,他必须由附有伟大精神的人引领,才能成就“一切”.歌德被无数艺术家视为永恒的精神航标,贝多芬的艺术作品也接受歌德文学作品的滋养.海顿、莫扎特成就贝多芬,贝多芬成就舒伯特…….所以,“伟大”通过精神的传承得以延续,艺术需要物质的文明才能得以繁荣,真正的艺术家却在匮乏的物质世界里才能诞生.他通过贵族的资助实现了与大师精神碰撞的机会,但在他的世界里精神是高于物质的,也正因为这一观点贝多芬反而赢得了更多贵族的推崇和资助.  相似文献   

20.
【学情预估】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写名人的,展示名人的生活风貌,揭示名人的内心世界,意在以名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引导并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而贝多芬已经离世一百多年了,我们距离贝多芬的居住地也非常遥远,对他及其所创作的音乐理解起来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他的精神和意志,学生们只是略有感悟。因此,教学前应该让学生读一读《贝多芬传》或通过网络广泛查阅一些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或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贝多芬,走近贝多芬,缩短时代与地域的背景差异,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