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近年来,硼烷及其衍生物在高能燃料和合成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硼烷及硼烷衍生物(碳硼烷、氨硼烷、金属碳硼烷)的概念、结构、性质、合成及用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超额电子数出发,提出一种硼烷簇合物的结构规则。讨论了硼烷、稠合型硼烷及杂硼烷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硼烷为缺电子分子,结构不仅复杂而且独特,其分子的几何构型难以用经典的化学键理论来描述,本文将以 Wade 的骨架成键电子对理论及 W.N.Lipscomb 的三中心二电子键理论为基础,讨论多硼烷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掺杂氨硼烷分子(Co-NH3BH3)在结构和能量方面的变化.首先对氨硼烷分子在不同波函数基组下进行优化.然后,将Co掺杂在优化后的氨硼烷分子中,计算Co掺杂后对氨硼烷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掺杂之后,氨硼烷分子中氢原子Mulliken电荷变化明显,氢原子稳定性变差,体现了钴作为催化剂对氨硼烷分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简单的硼烷、二硼烷,三氟化硼都是缺电子化合物,硼烷不能形成离域π键,不能游离存在,倾向于比较稳定的二硼烷,是因二硼烷形成了硼氢键和氢桥键,而三氟化硼分子由π4^6大π键形成所以稳定。  相似文献   

6.
199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第一题环硼氮烷B3N3H6是苯的等电子体,具有与苯相似的结构。铝与硼同族,有形成与环硼氮烷类似的环铝氮烷的可能。这种可能性长期以来一直引起化学家们的兴趣。近期报道了用三甲基铝[Al(CH3)3]2(A)和...  相似文献   

7.
在Na2O-CaO-B2O3-Al2O3-H2O-R体系中(R代表有机胺),应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两种具有新的骨架结构的微孔硼铝酸盐分子筛,结构中硼与氧配位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平面三角形(三配位)和(四配位)。吸附性能的测定表明这类微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在0.5-0.6nm之间。  相似文献   

8.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理论中的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从几何结构、稳定化能、磁化率增量、核独立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等几个方面对环铝氮烷进行了计算研究,系统讨论了环铝氮烷的芳香性,并将其与环硼氮烷、苯等物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环铝氮烷具有较强的芳香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硼烷、碳硼烷、碳烷及金属原子簇合物的结构规则,综述wade规则目前的发展:因wade规则的局限性而提出适用于各类型硼烷包括杂硼烷的统一的拓扑公式: 在系统研究了(B_nH_m)~(q-)簇合物的结构特点基础上,定义了结构特征值μ,并提4N—μ规则,据特征值μ可简易地直接由硼分子式预测其结构。为探讨金属簇合物成键本质,讨论9n—L规则和由定域和离域架键轨道组成的模型及CVMOs=6n+6+x式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面体碳烷的结果规则:4n—L,并用它去解释多面体碳烷的几何特征。应用交替烃图形法给封闭硼烷离子的骨架成键分子轨道的Wade规则以新的诠释,进而讨论这规则对金属原子簇多面体的有效性。最后讨论适用于有机物与无机物结构规律的“nxcπ”规律。  相似文献   

10.
硼,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ⅢA族,稳定的价态为+3,它的重要化合物有二硼烷B2H6、硼酸H3BO3等,涉及的考点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红外光谱图,归属新型维生素B3(C6H5NO2,HL)与8-羟基喹啉(C9H7NO,Hhq)稀土配合物的特征吸收,发现HL的羧基完全脱质子以酸根的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吡啶环的氮原子未参加配位,Hq-的羟基氧和杂氮原子与RE3+离子双齿配位,形成五元螯环,结合元素分析与热重分析的结果,推测La、Ce和Nd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Cu(cyc len)(H2O)]2+(cyc len=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是一种新型的大环配合物.在其实验所测晶体结构基础上,文章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6-31G(d)方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结构为稳定结构,且与实验吻合良好.最后,对配合物的前沿分子轨道及自然电荷布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吡嗪-2-羧酸合成了配合物[Cu(C5H3N2O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5.0624(9),b=15.414(3),c=7.1110(13),β=106.701(2)°,V=531.48(16)3,Z=2.F(000)=310,吸收系数μ=2.072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216,wR2=0.0594.中心铜原子与两个吡嗪-2-羧酸配体形成配合物分子,各分子之间通过弱相互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Sr(OOCCH3)2·H2O,Ti(OC4H9)4·Nb(C2H5O)5为原料,用溶胶-凝胶工艺成功地进行了SrNb0.05Ti0.95O3(SNTO)膜的制备,溶胶薄膜经过575℃-725℃/60min退火形成立方钙钛矿结构。用XRD、SEM等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证明了该薄膜是纳米晶体结构,制定了SNTO薄膜的最佳退火工艺。SNTO薄膜的介电特性分析:掺杂Nb^5+能使SrTiO3转化为n-半导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属镓作为电极材料,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构筑了C7H15OH、C4H9CH=CHCH2OH、C3H7CH=CHC2H4OH、C2H5CH=CHC3H6OH和CH3CH=CHC4H8OH共5种有机分子的毛细管隧道结.在常温下,可以测得分子隧道结的I-V曲线和dI/dV-V曲线.研究表明:分子隧道结明显地体现出非线性的电子传输特性,具有整流的性能;饱和有机分子的隧道结比不饱和有机分子的隧道结更难进行电子传输;结构相似但双键位置不同的有机分子,双键位置的变化对分子隧道结电子传输特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茚满-5-甲醛是一种很重要的药物中间体,从茚满出发,在四氯化锡的催化下、二氯甲烷溶剂中茚满与1,1-二氯甲醚反应生成茚满-5-甲醛.其分子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禽流感H5N1病毒的发生概况及其分子致病性机理,探讨了禽流感H5N1病毒跨越种属屏障的可能途径感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H5N1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运用G98W,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eta^5-C5H4Si2Me5)Mo-Br(CO)3]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局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结构在能量上是稳定的,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为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o understand genetic patterns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flag leaf of barley, a double haploid (DH)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parents Yerong and Franklin was used to determin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controlling length, width, length/width,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flag leaves. A total of 9 QTLs showing significantly additive effect were detected in 8 intervals on 5 chromosomes. The variation of individual QTL ranged from 1.9% to 20.2%. For chlorophyll content expressed as SPAD value, 4 QTLs were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2H, 3H and 6H; for leaf length and width, 2 QTLs located on chromosomes 5H and 7H, and 2 QTLs located on chromosome 5H were detected; and for length/width, 1 QTL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7H.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QTL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flag leaf is useful for barley improvement in breeding program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630047) and the Project on Absorption of Intellects b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Academic Disciplinary Innovations (the 111 Project) (No. B06014),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