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是对传统的续接、扬弃、补充、整合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单一朝向于西方。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7,(28):41-43
起初写作那几年,编辑老师总是不断地提醒我,要写好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的结构。结构是小说的基本骨架,像起房造屋一样,设计一定要精巧、合理,不然就立不起来。要做到结构合理、精巧,  相似文献   

3.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4.
浅议"以后"、"后来"和"然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后"、"后来"和"然后"这三者均可以表示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文章从词性、语义内容、句法功能三方面对这三者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哥”、“一姐”一般被看成词组,意思是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近些年来,“一哥”、“一姐”以词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中,其直接来源并不是词组“一哥”、“一姐”,而是粤方言。本文试对词汇“一哥”、“一姐”的来源、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写作训练存在以下几种较普遍的“非正常”情况:一是“虚无状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也就写那么一两篇作文,教师的指导与评讲也是“粗放”式的:二是低水平重复,从高一到高三,训练的内容与教师的指导缺少合理的梯度;三是简单功利化,应试色彩浓厚,只在模式、套路、技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书面文字材料为线索,考证了"活宝"、"现世宝"、"活现世"三个方言词语的源流,辨别了它们之间的语义、词性的差异,并分析了地域属性。  相似文献   

9.
“更”、“更加”和“越发”三个副词有着鲜明的使用特点。它们既有共性,又表现出很多个性,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与合理解释将有助于我们的应用与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杂家"鲁迅及其"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名目: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教育家、美术家、编辑家、国学家等等。这些名目仅仅能概括鲁迅思想肖像的一个侧面,而不足以包举鲁迅整个的思想地图。鲁迅,只有"杂家"这一个名目才足以囊括其全部风貌。之所以给鲁迅杂家的定位,是与其杂学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的。其杂学,一言以蔽之曰"三四之学":四库之学、四野之学和四洋之学。  相似文献   

11.
“八大家”是“唐宋文”的杰出代表,也是“唐宋文”的缩影。通过对“八大家”的分析,以点带面,既可以看出“唐宋文”数量可观、风格多样、体式齐备、理论丰富扣骈散并进的整体风貌,又可以加深对“八大家”的了解,还可认识到唐文、宋文在数量、风格、体式、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可谓“一举三得”。  相似文献   

12.
徐渭在《南词序录》中把“谢娘”解释为“文女”,李复波、熊澄宇认为“谢娘”与“谢秋娘”关系更近。事实上,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谢娘”、“秋娘”、“谢秋娘”是三个屡屡出现的意象,而且各自有其渊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之类的表述,经常见之于各种教材和试卷的题干上。至于“下面”、“下列”两者之间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又怎样区别使用,许多人则不甚了了,以致乱用一通。例如:  相似文献   

14.
“淮南”这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地理空间的淮南、行政区划的演变中的淮南、淮南子、淮南王四大语义。广义的“淮南文化”就是根据这四个语义,研究在淮南的地理空间及行政历史沿革中发生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文章分析了淮南文化构成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考"与"语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教了两届高三、取得了高考"辉煌"成绩、主编了百万字高考复习资料的我,再回过头来教高一,情不自禁地以"高考专家"自居。于是,我的口头禅里"高考"横飞,学生一开始还精神抖擞,慢慢地便有些厌倦甚至开始暗地里计算我的"高考"频率了。学生和我或许都有些不适应,彼此不免有些隔膜。  相似文献   

16.
"一样"和"一个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样”和“一个样”都能表示“同样;没有差异”这样的意义,但二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句法上,“一个样”只能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宾语和补语,而“一样”还可以做定语和状语;在语义上,“一个样”有表示“差异性”和“意外性”的倾向,而“一样”没有这个倾向;在语用上,“一个样”具有强调的意味、不自足的语境特色和鲜明的语气色彩,而“一样”很少具备这样的语用价值。“一样”和“一个样”的这些差异主要是二的主观性程度不同造成的。“一样”主观性程度弱,“一个样”主观性程度强。“一个样”的主观性程度强,既跟量词“个”的介入有关,也与“一样”和“一个样”的历时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无时无刻不”和“时时刻刻都”在句法、语义、认知、语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句法上,当搭配对象为领有动词、能愿动词、形容词和否定词语时,一般只能用“时时刻刻都”,当前面为副词“都”时,只能用“无时无刻不”。在语义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要丰富、复杂一些。在认知上,人们对“无时无刻不”的理解难于对“时时刻刻都”的理解。在语用上,“无时无刻不”比“时时刻刻都”语气更强烈,“无时无刻不”经常进行主观陈述,“时时刻刻都”则经常进行客观描写。从规范化的角度看,只有“无时无刻不”的用法,不存在“无时无刻都”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领域常把"重点校"与"名校"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形成因素、社会功能和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区别"重点校"与"名校"有助于我们澄清认识,规范办学行为,纠正教育实践中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在《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取消重点校的情况下,应慎言"取消名校"。  相似文献   

19.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引导、开导和启导 ,当好课堂教学的向导。  相似文献   

20.
何小静 《现代语文》2009,(10):30-31
现代汉语中,“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义素,是一组同义词。本文在基于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二者在词义、构词方式及对主宾语的选择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