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搜集,考证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婚俗所关联的内容,并对附着在民族婚俗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受民族婚俗文化的影响和民族传统体育在婚恋、婚庆的媒介、喜庆作用,启迪我们从深层次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五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关于婚恋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发现,青海高校大学生对婚恋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是不理性和不成熟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就青海高校大学生婚恋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审视大学生婚恋的六项择偶标准;大学生婚恋必须始终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应采取的八项措施。疏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积极调适心理,增进身心健康,从而能够在健康、安全、文明的轨道上良性行进。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出现低龄化和普遍化的发展趋势,而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一直被忽视和回避,导致大学生对婚恋行为认识不足,因恋爱而引发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教育者应提高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认识,转换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婚姻的传承与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联系。禄劝彝族纳苏支系传统婚俗礼节繁多,内涵丰富。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禄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较大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在经历了冲突之后,其建构出包含二者的独特婚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禄劝彝族婚俗再次呈现出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先秦婚制和婚俗是产生《诗经》婚恋诗的社会土壤,《诗经》婚恋诗也因而分为贵族婚恋诗和民间情歌两大类。这两类婚恋诗,都从不同的层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先秦婚制和婚俗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婚恋生活的不同影响。通过时《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婚恋自由,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婚姻相比较,的确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变革,长期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并将其作为妇女解放的一大依据。我们认为,太平天国所体现出的婚恋自由现象,是由于战争条件下的特殊需要,是广西客家和壮族婚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自然反映,主观上没有男女平等和解放妇女的任何色彩,对于太平天国男女婚恋自由现象.必须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7.
婚姻与恋爱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话题,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高度重视婚恋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章对宁波市大学生的婚恋观与婚恋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婚恋教育的主要问题,提出借助课堂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平台和网络信息媒介等载体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婚恋教育与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恋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恋爱、婚姻乃至性爱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婚恋的态度、看法以及行为倾向。女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凸显的问题,主要是恋爱观的随意性、婚姻观的矛盾性和性爱观的前卫性。当前,应着重引导她们确定合理的婚恋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黔中苗族支系纷繁,但他们在婚俗方面基本一致。通过考察黔中苗族婚恋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两个方面提升黔中苗族婚俗审美的文化意义:一是婚俗审美标准源于族群的认同与区分;二是婚俗美的形式存在于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10.
传统婚俗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传统婚俗面临着弱化和消亡的危机.如何实行既富有传统婚俗风格又兼具现代文明特征的新婚礼,实现传统婚俗的转型,保护传统婚俗的传承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山西孝义贾家庄婚俗是汉族传统婚俗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其文化内涵以及发展与演变的一般规律,来探讨传统婚俗的转型和保护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21,(6):45-51
人妖婚恋是指人类与妖怪在情爱或性爱的基础上产生的恋爱与婚姻关系。《太平广记》中收录了百余篇涉及人妖情爱、人妖恋爱、人妖婚恋情节的小说,这些小说有着明显的社会文化印记,如反映缔结婚姻方式、婚俗礼仪等婚俗文化,狐信仰、虎信仰、龙蛇信仰等民间信仰文化,以及佛道文化等。这些小说不仅为后世人妖婚恋小说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婚俗众多,包括婚恋教育、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气脸、合事歌、农事歌、排家饭、婚恋习惯法等重要内容。这些婚俗蕴含优秀的婚恋文化,对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具有以下重要功能:培养为人处世技能,搭建幸福婚姻家庭平台;务实感情基础,奠定和谐婚姻家庭基石;倡导“和合”文化,树立和谐婚姻家庭观;崇尚勤劳互助美德,巩固婚姻家庭基础;约束族人言行,维系婚姻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13.
邶、鄘、卫风中的婚恋诗是《诗经》婚恋诗的精华,它反映出那个时期先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和习俗,文章结合有关卫地的史料记载和前贤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邶、鄘、卫风婚恋诗所反映出的婚俗:同姓不婚的习俗、投赠定情的习俗、婚前占卜的习俗、春秋冬举行婚礼的习俗、婚礼习俗、贵族女子的归宁礼俗和出游的习俗,从婚俗的角度对那个时期的婚恋文化做了一补充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月香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5-26
本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的主题从婚恋的角度进行了纳析:即引生畸形的苦苦暗恋的婚恋形式;夏风、白雪郎才女貌的婚恋形式;夏天义、君亭等世俗的婚恋形式;夏天智和四婶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传统婚恋形式,从而理解贾平凹在《秦腔》中的深情寄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婚恋权是目前大学生十分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最难以处理的问题。大学生在行使婚恋权过程中存在着“婚恋认知”、“婚恋程式”、“性爱价值”、“性权利意识”等误区,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行使婚恋权,坚持事业与爱情相统一、婚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他律与自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侗族"情人歌"所描述的大都是婚恋悲剧,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侗族传统婚俗在接受封建统治者的"异化"时,亦发生了负面裂变.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问题,学者们有不少研究,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问题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以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出生地、年级、性别、民族等不同的大学生的婚恋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但高校婚恋教育地位略显尴尬、家庭婚恋教育缺失、社会婚恋教育不足,大学生逐渐转向网络寻找解决婚恋困惑的方法。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表达婚恋态度和获得理解的重要渠道,但同时网络也为大学生传递了错误的婚恋认知,助长了大学生的随意婚恋行为。面对网络给大学生婚恋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从加强对网站平台的监管、建立正规婚恋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建立“家—校—网”联动教育机制入手,走出网络时代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侗族“情人歌”所描述的大都是婚恋悲剧,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侗族传统婚俗在接受封建统治的“异化”时,亦发生了负面裂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