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 ,这是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之后 ,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新举措。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身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公民道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 ,我们应科学地研究这一规律 ,有效的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这个概念 ,实际上指出了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 ,道德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 ,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靠的是全社会的力量 ,必须号召每个公民都参加到道德建设中来 ,才能…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2001年10月24日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和现实意义。一、公民,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涵义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首先要对诸如公民和公民道德的基本规定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具有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
周庆 《考试周刊》2009,(46):36-3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公民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是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必须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高校德育工作是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途径、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两周年之际,2003年9月20日被定为我国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这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纲要》第一次从“公民”的角度提出道德建设的问题,并且概括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对于全社会通过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冠以“公民”,以及由此提炼出20字道德规范,无疑属于“责任伦理”的范畴。作为现代公民,其基本立…  相似文献   

6.
刍议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倡导公民基本德道规范 ,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一项任务。一、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要建设的道德 ,决非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传统道德 ,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道德 ,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 ,这种道德的确立与建设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贯穿“三个代表”的思想 ,从扭曲的价值观拯救出来 ,从淡漠的责任意识中振作起来 ,从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挣脱出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搞社会主义经济不是不讲社会公德 ,不讲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这也是为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总要求和总构想。作为公民一分子的大学生 ,更应该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自己 ,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8.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道德的公民,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同国度、不同时代,道德的内涵可能千差万别,但基本的道德准则,古今中外都大同小异。针对21世纪初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中共中央于2001年10月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求全国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公民思想道德为支撑,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重视道德教育,健全道德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创建道德环境,强化公民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公民在一个国家可以说是涵盖面最广的称呼。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谓公民道德就是公民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是对公民提出的一种普遍的、应该遵守的、覆盖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向往,这体现了道德的应然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新形势下,落实江泽民同志有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要注意研究的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坚持“一个思路”和“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将会在教学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劳动教育具有引导学生内修德性、外砺品行、专业成长、自由创造这一由内而外、螺旋累进的价值指向。较之中小学劳动教育,大学劳动教育具有独特性,其核心要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以融合学科专业教育为内容主轴,以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为价值追求,以形塑合法劳动意识为基本尺度。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包括:系统开展“关于劳动的教育”,建构劳动知识学习的课程框架;多元实施“通过劳动的教育”,统整劳动实践锻炼的资源平台;有机融通“为了劳动的教育”,拓宽劳动思想教育的实施渠道;守正创新“反思劳动的教育”,指导劳动科学理论的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推进我国新时期“三个文明”的建设,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开创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理论的层面从哲学角度给予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出了典范和表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力量和和平发展“一国两制”,无不来自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蕴涵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关联,闪烁着经济伦理的璀璨光辉。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社会主义道德,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注定了中国共产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正由于此,中国共产党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驱,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 ,教育服务承诺将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其工作方法和手段 ,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 ,注重大学生基本道德的建设 ,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的“防火墙”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如同车之两轮,岛之双翼,二者结合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理论上要搞清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实践中要建立时贷需要的社会主义新道德观念,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王杰  陈玲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1-3,20
“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发展和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公民的社会公共生活确立了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为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是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不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和道德教育发生了扭曲变形所使然。要遏制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加强道德人格建设,极力推进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进程,真正落实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实践”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人对人的、具有道德的或政治性的活动。人类的德性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并获得。作为以“类”而存在的人,国家这一共同体是个体道德实践的内在要求。教育则承载着传承人类历史道德理论经验的责任,分析了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依靠人类的教育经验和文化精华。在实践中探索重塑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具体道德行为方式,恢复教育的道德传承和实践功能,从而造就具备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根本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