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迅速,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赛项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各省选拔赛和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四大类。研究职业院校酒店服务技能大赛概况、职业院校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综合对比分析和大赛反思,有利于促进大赛健康发展,培养更多优秀选手,从而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更多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技能大赛:高职院校教改之“风向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探讨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不要"为赛而学"、"为赛而教";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各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与实践平台,践行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融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大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分析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内容,着重探讨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如何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阐述其对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该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意义和作用巨大,本文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训结合"三个维度展开分析研究,阐述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校企合作的推进和教学改革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是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名片"的技能大赛,一直在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诺言。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阐述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毕业生要求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职业院校以校内外技能大赛为载体,树立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观,推动职业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带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技能大赛成为各职业院校检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平台,加快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的步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自己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一金三银”成绩的经验,探索和研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院校如何构建学生技能竞赛培养体系。通过建立校、省、国家级阶梯式的训练体系,将“以赛助教,以赛带学,以赛促练,训赛相融”的学训赛模式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技能大赛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获取更好的比赛成绩,为省、市及学校争得荣誉,同时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有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马兵 《考试周刊》2013,(56):158-159
职业院校举行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技能大赛的举办对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课程教学改革再到实训基地建设等,技能大赛对此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教师应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调动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推动学校专业水平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胡霞露 《高教论坛》2013,(2):101-104
职业技能大赛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是职业教育的试金石。大赛对于推进职业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具有方向指导意义;大赛的评分体系更是大赛的直接倡导者和引导者。本文通过对全国酒店餐厅服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的剖析,提出针对不同的行业大赛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如餐饮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所侧重的重点应有所不同,企业侧重其经济性、实用性和环保性,职业院校则可侧重其观赏性与艺术性等。旨在使大赛评分体系更趋完善,为后续职业技能大赛提出公平、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正确引导职业大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年来累计超过6万人次参加总决赛,而县级、市级、省级技能竞赛的参赛人数已经数以百万计了。各级各类竞赛,特别是职业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技能新秀,发挥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激发了职业院校学生学好技能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近年来不少职业学校因为要让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创新大赛而长时间停课备赛(还有一些学校为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2012年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到位。基于职业技能竞赛,鄂州职业大学商学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进行课程融合与教学设计,科学取舍教学内容,丰富运用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孙海军 《成才之路》2013,(10):71-7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年了,五年来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越来越广,参赛师生越来越多,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已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可喜局面。以比赛为突破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下面,以2012年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大赛江苏省赛和全国国赛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旨在检测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与技巧、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文章通过分析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非专业组)三大题型,指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具体实施路径,以真正贯彻教育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学生竞技比武的大舞台,已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为企业用人选拔的一个窗口.高职院校通过选拔学生参加各种类别的技能大赛,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大赛也获取了大量专业建设的指导信息,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文章在总结各种技能大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专业建设思路,并阐述了实施措施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参赛选手的选拔、训练到参赛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说明。以期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新模式和学习新局面,从而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技能大赛对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湛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培养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是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参赛选手培养实践,从制度保障、参赛选手选拔与培养、指导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培养机制,使学生通过"院赛-省赛-国赛"逐级冲刺历练,成长为具备强有竞争力的技能工匠人才,实现"教、学、赛互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是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针对赛项的整体要求与具体分项,反思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以及具体的课堂实施中的问题,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实现了职业素养的快速提升。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赛项、学生的专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角度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备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能大赛的举办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使师生的职业技能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但技能大赛应基于全体师生,避免走入"精英教育"误区;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避免陷入应赛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中理论知识的融合,防止陷入"技能教育"误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标准、规则和程序,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专业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技能大赛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各类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文章对当前专业技能大赛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探讨了影响专业技能大赛的效果因素,根据当前大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大赛效果的相关建议,希望能为今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进一步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