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呼吸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的呼吸过程,是人们生存本能简单的呼与吸的过程;然而歌唱中的呼吸过程主要是歌者完成声音与气息适度结合的呼吸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声乐作品创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从音色角度出发,人声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黄金声音"。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充分重视这种"黄金声音"对作品内容的直接表达,从而有效地表现出战争中人性化的情感关怀。本文主要针对这部作品中合唱队的创作进行分析,由此剖析作曲家精妙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创造声音美的艺术。声音是由听觉器官来感知的,要想获得听觉美,必须要有音响美和声音美。要想让歌唱得美,歌唱者必须以美为再创作的视觉基本点,用美的视觉去表现作品,在表现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从而使人们获得一种美的声音形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代作曲家与音乐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关注音响本身,主要表现在:打破了原有的和声体系及结构模式;用声音来直观地表达创作思想,强调听觉体验。在这种"回归声音"大趋势下,西方音乐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创作分析潮流,即,由波兰音乐学家肖明斯基于1956年提出的声音主义(sonorism)用以总结他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创作思维与创作技法。本文尝试运用声音主义这一分析理念,以查尔斯·艾夫斯《三页奏鸣曲》中的声音主义元素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帮助演奏者理解和演绎这部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蔚 《华章》2012,(26)
声音表演艺术不仅展现了声乐作品创作者的原始创作意图与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风貌和内涵,而且展现了声乐表演艺术家创作的劳动成果.本文主要从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等方面对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多媒体设计领域,音讯类媒体是除视觉媒体以外的另一个重要创作资源。学界对声音信号的处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然而如何应用音讯处理技术于交互设计作品创作之中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基于音乐和设计交叉的跨界设计作品的分析,展现多媒体设计领域音乐和设计结合的形式、方式,为后来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学习中对电子音乐的认识与了解,着重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为基础展开研究。"混合类"电子音乐是完全不同于"纯"电子音乐的一种电子音乐形态。其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作曲家为了丰富釆样内容,不拘泥于某一类音色范畴,进而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突破了"具体音乐"与"电子合成音乐"间的界限,将环境声音、人声或声学器乐等未经电子化处理的声音素材直接用于电子音乐作品中,形成异质声音元素并存的新状态。此篇论文是以volkmar klien创作的一首小提琴与电子音乐结合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作品《variations in air pressure》为例,浅析混合类电子音乐中的创作技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时间的国家交往互动过程中,一些动漫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逐渐体现。影视动漫作品所采用的绘画手段是建立在创作人员坚实的创作基础之上的,通过创作人员对绘画手法的利用展现出更加生动的作品内容,这就需要打开文化门襟,实现不同文化交流。对影视动漫设计中对于绘画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深刻了解现代影视动漫制作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都是视听结合的产物。除画面外,声音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政治化纪录片,到客观纪实,再到多元化的主观表象,中国纪录片随着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在纪录片变化过程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其中出现了一些声音与画面、主题配合十分完美的作品,并且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和理论工作者开始着重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朗诵的二度创作是对朗诵文本理解、感受、想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表达手段,把诉诸于视觉的文字符号变为诉诸于听觉的声音符号的过程。它既是对朗诵文本的展现和再延伸,也是对朗诵文本的升华和重塑。朗诵者可以从选择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几方面入手进行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与公益组织合作的公益实题项目,是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笔者连续三年带领和指导学生从事与公益项目相关的设计,有些项目还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也产出一定的设计成果。本文结合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带给公益事业的新的机会和可能性,并将现代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应用于公益项目,对进行公益产品的设计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韩鹏 《教育教学论坛》2019,(28):161-162
设计美学是设计学与美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在艺术设计教育环节中为前期基础教学内容。设计美学是将美学原理应用于设计实践的应用型理论。设计美学涉及范围广泛,具有实用性、技术性、审美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是提升同学们审美思维的重要课程。文章针对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方案,对未来课程的更好开展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设计是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汽车设计与制造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多年来,我们主要以讲解为主,但是效果不理想,为了探索汽车车身设计的教学质量,笔者到汽车设计公司与主机厂进行调研、沟通,获取他们的需求,以他们的需求为目的,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采用以车身的设计流程为主线,以案例为载体,以训练为强化的手段,以实习为验证的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已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创建微课、网络平台,并制作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及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并使线上及线下课堂做出了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在客观上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先导,以进度计划为逻辑主线,先局部后整体,先分解后综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用方法与程序,这种做法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类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线路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践课程,对工程实际经验依赖性很强。本文分析了目前铁道工程线路课程设计培养现状,论述了加强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加强赴现场模拟踏勘、邀请线路设计专家入校讲解等尝试,以期为类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北京轨道交通标识系统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中的诸多问题。以北京地铁1号线为例,用具体设计方案的形式,提出轨道交通环境标识系统分级设计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科类高校音乐公选课实践教学设计与学生专业背景之间的契合度,是真正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培养工科学生感性思维、跳跃性思维,以及对于新兴的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专业审美等方面水平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在概述目前大多数工科类高校音乐公选课实践教学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以《西方音乐史》实践教学为例,从课程内容设置、知识点导入,从趣味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等方面展开创新教学实践,并对实践教学的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介绍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对电子设计竞赛融入实践教学进行的一些研究和探索。阐述了电子设计竞赛融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以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概念,在当代高等教育当中不可或缺。实践教学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最基本体现。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摸索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模式有益于高效、规范地展开教学。北京地区拥有丰富的日系社会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地分类梳理并加以利用,对北京地区高校日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北京地区日系社会教学资源,找出适合本地区实践教学的优势,为日语专业本科水平的建设提升、打开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提供新方法和新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