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文》释字有兼存诸义者,考其说释之例,除因"一曰"别出他义而外,当以二义递相义训为要。按之并训二义,同义复出者有之,相反相成者有之,文意顺承者有之,别义歧说者有之,舛讹未通者亦有之,诚为类例繁富,缴绕难清。诚当爬梳其例,隐括其类,廓清纷淆,择要例以辨之。今人或出"一句数读"例,言《说文》于一句中可兼训数义也。由是立说,误读误释往往而生,实有可说者。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17,(1):67-70
理论上,声训的训释词是被释词的源词,所以不能互训,否则就倒流为源了。实际上,直接推求语源的声训确实不当互训;如果被释词和训释词都可以离析共同的"义类"和相对应的"事类",则可以以"义类"为枢纽而互训。  相似文献   

3.
代青霞 《现代语文》2010,(3):141-143
网络是催生、衍生、传播新词语的肥沃土壤,网络语言一度成为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来源。"控"就是作为一个新的类后缀,在网络语言中产生,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繁衍出一系列"~控"族词语,呈现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但它们毕竟刚出现,还没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更没被语法学界以类词缀的名称确定下来,但它呈现出来的特点,肯定会像"门"族词一样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原型范畴"论对语言单位的界分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该理论为指导,以汉语中的"子"为对象,探讨"子"的类词缀身份及与词根与词缀的界分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语类研究历史悠久,涉域广泛,其内涵丰富,定义众多,因此对其核心特征也看法有所差异,识别标准不一,造成语类间界限容易混淆。但在语言社区中,对语言使用者而言,语类是具有交际功能的言语事件,辨别某文本/言语事件属于哪种语类,理解其产生和解读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语类资源实现交际目的。文章尝试对识别特征进行整理,对其多样性予以分析,并试图回答"语言社区成员需要通过哪些因素识别语类"。  相似文献   

6.
王雪霞 《语文知识》2013,(4):126-127
李朝第四代王世宗时,设立了集贤殿,创制易学易记、符合韩语语音体系的新文字,这就是"训民正音"。虽然他们对语言创制之初的认识有失偏颇,但却不影响训民正音在韩语发展历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一种以"被"字为基础的语言单位广为流传,预示着我们进入了"被时代"。这些新语言单位的语法看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实则不然,是与"被"字的起源和色彩义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别诗仍应属于赠诗,是赠诗的一个特类。统观我国传统别诗发展演变的历程,就其感情模式而言,经历了“伤别”、“达别”、“壮别”三个重要阶段。在别诗这一大类下,又可分出“送别”、“留别”、“赠别”、“忆别”四个小类。  相似文献   

9.
孙娜 《文教资料》2012,(5):163-164
本园以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以能力为取向的幼儿园语言类课程开发的研究》为平台,建设一个基于幼儿园研究现状、幼儿园师资、资源等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高效和谐发展的幼儿园语言类课程。在课程开发的研究中,本园对幼儿语言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在深入思考、分析和概括的基础上,对幼儿语言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中存在大量文体命题。刘勰运用训诂学方法对文体进行释义,既有声训,也有义训,以"义训"为多。刘勰依据"义训"释义的特点,从文体实用角度出发,为文体"释名以章义",体现了刘勰"据用索义"的文学思想。这种义训释义文体的方式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尚实重义"的传统,更为后世的文体定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属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被"是表示遭受意义的动词,"被"字句是以"被"为主动词的主动句。但是我们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后发现,他们对实意动词和主动句的理解与正常人没有差异,但是对功能语类的理解却出现巨大的偏差和缺失,这一特征与失语症患者被动句的理解偏差和缺失表现出一致性,说明"被"不是实意语类而应当归属于功能语类。  相似文献   

12.
自1861年在德国发现始祖鸟化石以后,鸟类起源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又相继发现了许多早期鸟类及与之相关的恐龙的化石,在国际上又重新掀起了鸟类起源研究的热潮。在鸟类起源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有影响力的主要有:槽齿类起源说(假鳄类起源说),鳄类的姊妹群假说和恐龙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13.
"×帝"词语模的模槽中可填充的语言成分具有多样性特点。"帝"因构词的定位性和类化性等特征而具有了类词缀化的倾向。"帝"由最初的"花蒂"义到后来的"天神"义、"君主"义,再到近年来泛化出的新义,帝的语义指向实现了"物→神→君主→个人→团体→物"的转化。"帝"的概念在隐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再概念化。"帝"的转义的产生都是人类隐喻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聋童语训中的运用,加快聋童学前教育发展,10月25日,南京市聋人学校开展"学前聋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教学开放与汇报活动",来自江苏省内外30多所特校和康复机构的80多位教师参加了观摩。本次教学开放活动共开设了6节公开课,分集体活动和个别训练(亲子同训)两类,涵盖了听觉训练、听觉游戏、美术活动等多个科目。生动的课堂氛围、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让与会代表们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5.
北京话徒劳类语气副词主要包括"空"类和"白"类副词两大类。"空"类副词主要包括"空"、"空自"、"平空"、"凭空"、"凭空里"等副词;"白"类副词主要包括"白"、"白白"、"平白"等副词。两类副词无论在内部成员的组成还是各自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上,都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文论通过对其个体的考察,揭示徒劳类语气副词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记得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说:"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而语文教学成为集语言能力、文学修养、思维品性、心理素质、智慧灵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新兴"X嫂"类称呼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从词义演变和语言形式类推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创新性与特殊性。通过传统"X嫂"类称呼语与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对比,总结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新变,二者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和语言中的隐喻机制、类推机制共同作用促成了新兴"X嫂"类称呼语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病时"与"即事名篇"为主要特征,"忧黎元"、"补时阙"为其核心所在的即事类乐府,不仅为宋代诗人所雅好,而且还使之成为一时之创作风气。宋代的即事类乐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类型上主要分为"自创新题"与"袭用新题"两种。相对于唐代元稹、白居易等人的以"为事而作"的新乐府,宋代的即事类乐府在形式特征方面已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即其诗题大都由原来较为单一的"汉乐府式标题",一变而成为以"×××歌"、"××行"、"××吟"结构的歌行类乐府。而近体诗在这类乐府诗中的出现,则标志着古体诗一统即事类乐府天下的局面,在宋代已为诗人们的艺术实践所打破。  相似文献   

20.
"古音通假"原理的普遍应用解决了许多古书上的疑难问题,成为训释词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存在着"滥用通假"的流弊。曹先擢《通假字例释》中有误以同源字为通假者,有误以古今字为通假者。这些误用现象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