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所谓文化人格,是指“人的世界”或属人世界的历史创造活动在文化深层结构即人类群体和个体意识信念、性格意志、惯常行为和心理状态中的历史沉淀,它表现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格。西行求法运动作为佛教文化信息传播现象,一向被佛教史、中西交通史史学工作者们历重视。本文拟从广义文化史学的角度去审视西行求法运动,并以对文化人格的上述界说来具体论述西行求法僧在“丝路世界”中所展现的人格力量、人格风貌和人格范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倡导小学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除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等知识经验和观察想象、探究思索等心理能力外,文化的品质和素养应是一种更加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的表层领域,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拘检、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充满睿智和灵性地观照世界,应答世界,表现世界。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  相似文献   

3.
一、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实施素质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人格塑造,因为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都影响这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同时,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一个人的人格反映出社会文化的特点和教育的影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社会,它完全不同于中学阶段。  相似文献   

4.
文化心理是指经过长期文化积淀和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它像基因一样潜藏在人的体内和心底,影响人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品味。笔者从剖析文化心理入手,检视了当前课程改革中的观念障碍,并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薄弱环节应该从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去发现,重塑文化心理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人格塑造策略。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一、人格和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禀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曰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健康人格的内涵及特点的解读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主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心理学家们从各个方面对健康人格的内涵进行了描述,笔者认为,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健康人格应具有以下特点:(1)能比较客观地认识、接纳自我和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8.
人格现代化与学校心理教肓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他还告诫世界各国:身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人,如果没有经历人格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即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  相似文献   

10.
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将文化与族群人格关涉起来,为学界探讨族群的文化心理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拓展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新时期以德治国、文化强国寻找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将文化与族群人格关涉起来,为学界探讨族群的文化心理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拓展了"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视野。本文拟将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应用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研究,其目的在于为新时期以德治国、文化强国寻找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简析 人格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的角度来使用的概念,它包括个体从内在心理机制到外在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的个体主体,与社会互动的完整的“社会性的人”。人格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但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物质和模式。教师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华。  相似文献   

13.
情感与素质教育胡智伟一素质教育是将人的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融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是培养个体健全人格的教育。完美的人格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教养、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完美和谐的统一,而情感是个性心理的组成因素,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又和思维活动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文化系统来说,对理想人格的设计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系统通过其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从人生远景上影响、观照、选择和塑造个体人格,从而使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获得普遍的心理认同,形成文化系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其完备、其成熟、其发达、其历史之久远,其影响之深广,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不多见的。这种情况与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完备、成熟、发达程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升华和结晶。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人格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健康人格或健全人格能帮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格健全的人会尽可能使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事与其所处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是青少年理想人格,是“人在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一系列素质与品质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它是指人、自然、社会相互和谐的一种人格行为”。青少年和谐人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健康人格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下”,或说这个人“缺乏人格”。其实这是从道德品质方面对人的评价,不是从人的全部行为的心理方而说明人的人格特点。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由后天环境、教育所形成的比...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人格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人格的负面影响王福忠太原师专创造人格是一个人进行创新、发明的心理基础,是创造者所必备的、良好的、持久的个性品质,诸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批判性、自制性、有恒性,以及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敢于冒险、标新立异的精神。这些品质、精神对...  相似文献   

19.
富有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西周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模式,其基本精神是通过各种途径对人进行情理兼备的礼乐教化,塑造人和谐的文化心理与完满的“君子”人格。尽管它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注重以塑造情理兼备的“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的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应是我们的民族教育认真批判继承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