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雯 《海外英语》2011,(8):184-185,211
同声传译一直被看作是最难的口译形式,它要求同传译员有极高的心智和操作技能。论文根据同传中最主要的一个难点,即何时"解构",结合同传实例,希望能对英语专业学生及同传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有所启示。首先分析了解构规则的特点,如何化整为零、按意群切分语句等方法。然后,在其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译员如何主动断句、把握速度,以集中更多注意力于听解,保证同传的"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2.
卢嫄玥 《海外英语》2016,(4):106-107
作为方兴未艾的一种口译类型,省时高效的同声传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认可,同传译员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但市场中同传译员却远远地供不应求,这是因为同传译员的"修炼"之路异常艰难,除了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外,还需要高超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本文主要就同传译员的翻译技巧和训练方法进行探究,总结出四个技巧:顺句驱动,适当增减,超前预判和信息重组;三个方法:影子练习、视译和分神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3.
同声传译的性质决定了同传译员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至于同传的内容、过程、时间、误译和现场等方面。为了尽可能好地完成同传任务,译员必须从译前准备、笔记、争取时间、简化内容、引导自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减压。但是,译员水平的真正提高必须依靠艰苦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而采用减压策略只能算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4.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同声传译译员素质及同传预测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声传译译员的特点,对同声传译译员素质与同传预测进行探讨,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同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同声传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许多人的眼中都具有神秘感,认为其高不可攀。本文从同传培训过程,同传译员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方面,以及同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面,粗浅地探讨了同声传译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探析了在新形势下同传译员所需的素质再造问题,指出同传译员需要注重五大方面能力的再造,这对当前及今后从事口译事业的从业者有很大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声传译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需要译员高度集中注意力,紧跟说话人节奏。本文试图以两篇较易获取的同传材料入手,探讨汉英同传遇到困难时如何通过掌握特定技巧来降低翻译难度,同时保证顺译和意思表达的准确性,从而为同传译员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柳鑫淼 《海外英语》2012,(9):121-122
以汉英同传中的预测策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背景知识对译员同传预测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掌握背景知识的译员在预测语言内容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而背景知识不会影响译员预测语言形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及时、流畅是同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同传活动中,表达策略、听辨理解、等待策略易导致译员较长时间的停顿,通过扩展词库、调整结构、平衡语速等方式可提高同传流畅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任务处理下的有稿同传的形式及特点的阐释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途径来提高有稿同传的译员的能力,从而提高有稿同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79):108-109
减译和删译在同声传译过程中非常常见,由于同传内容成分多、难以记忆、并且涉及中英文不同的语言特点,因此成为许多译员需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以同声传译中的减译和删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省略的翻译策略入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论证释意理论对其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本文提出同传译员应用减译和删译的翻译方法,有效节约译员的时间和精力。但减译和删译需要译员有良好的中文基础,有效辨别出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13.
笔记是交替传译中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减轻记忆负担和为译员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提示潜在记忆,提高口译输出质量。交传笔记需要"脱离源语外壳",进而"关注意义"。在口译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译员的访谈及对学生译员口译笔记原稿的观察分析,发现口译中"关注意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交传笔记效率和译文质量,并且提出了改善交传笔记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重点论述了同传过程中译员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后起跟踪,解构与重组,多任务处理模式,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同传中特殊的处理方式,提高同传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对同传需求的不断增大,我们更应注重对同声传译员的训练与培养。本文简述同传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同传的教学现状及同传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同传技能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并提出同传的基本原则、同传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译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同传人才。  相似文献   

16.
根据Daniel Gile的认识负荷模型理论,同声传译的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精力分为听解分析、言语生成、短期记忆及协调四个部分。为了降低译员的精力负荷,提高翻译的质量,试从减轻记忆负担的角度分析了预测在同传中所发挥的作用,同声传译中的预测方法。以及预测中的补救措施。掌握了预测技巧,译员在同传过程中便会更加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7.
齐智英 《英语辅导》2008,(5):138-141
同声传译在当今国际会议和国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译员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翻译技巧、心理调适等。另外它要求译员具有高度协调能力及合理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做到一心多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同传的效果。此外,在同声传译的过程中,听力理解是关键,因而这一点应该给予优先考虑。注意力分配可以通过"影子"练习、"倒数"练习等训练获得。  相似文献   

18.
同声传译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是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亮点,它大大加快了新闻报道的速度,使得访谈类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分析了电视同传独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如何培训专业电视同传译员提出了问题,并展开了计论,旨在促使电视同传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俊丽 《考试周刊》2007,(28):50-51
DanielGile于七十年代末提出了译员精力分配模式,认为同传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听力理解精力、记忆精力和组织译语的精力,即:同传=听力分析 翻译 记忆 协调。这一模式揭示了同传的本质,既为同传技巧提供了理论基础,又为我们探讨影响同传质量的诸因素并对症下药提高传译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在Gile的同声传译精力分配模式的启示下探讨影响传译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及对策:听力和源语意义的把握,记忆。  相似文献   

20.
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认为同声传译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调。多任务处理模式不仅为同声传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同传译员的素质培养和工作中应采取的同传策略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