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为世人所瞩目,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就日本现行的小学道德课程教科书加以分析和评论,总结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现行小学《道德》教科书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平凡的故事中传承日本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即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能力,用实际例子阐明教科书既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又注重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以及师生互动的空间,并且注意到对不同成长程度的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在道德体验中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教育内容要回归现实生活,突出主体精神。道德教育不仅要注重道德理论讲授,更要注重道德实践,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利用本地道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当代日本小学实行以道德时间(道德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探讨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计划制定等方面能对我国的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乃是理智地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已是当今道德教育理论家的共识,而道德心理学则是“近年来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一门学科”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构建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拟定道德教育的计划、完善道德教育的实践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道德心理学对学校德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就当代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学校德育研究的意义作一粗略的概括,并就目前国内德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利益是一致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性主义的假设,道德榜样脱离社会现实,道德教育内容理想化,有德者不能有“得”,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低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道德教育,应将“积极奉献、正当索取”的道德观念纳入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榜样的“常人性”,加强道德能力教育,建立道德与利益相统一的道德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教育实施是以道德时间(道德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本文以1998年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为依据,从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指导方案4个方面探讨了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踏上了变革和发展的征程。在学术界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注重研究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道德教育实践问题,涌现出一些道德教学理论流派;在政府的方针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强化国家的控制和重视个性原则的理念指导下,围绕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方针的心灵教育政策和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两方面来进行;在中小学的实践方面,  相似文献   

8.
信息道德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提出信息道德概念为重点的概念形成阶段;以明确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及现状为重点的探索阶段;以信息道德课程与实践体系化为重点的体系构筑阶段;以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完善为重点的充实阶段。体现出三大变迁特征:理念层面从“客观禁律”到“主观参与”;路径层面从“零散化”到“体系化”;机制层面从“单科本位”到“协同育人”,构筑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环境影响、师资保障、认知培养等多方面挑战。借鉴日本的经验,反思其不足,我国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需要充实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质量和师资保障机制,营造“家、校、社”一体的信息道德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教育内容要回归现实生活,突出主体精神。道德教育不仅要注重道德理论讲授,更要注重道德实践,跟上时代步伐,有效利用本地道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天皇政体与规定道德”、“家族社会与活动道德”和“学校教育与知识道德”三个方面研究、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天皇至尚的国家主义政体下的道德教育观与日本国民“他律”人格形成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最终确立的服务于“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学校”三位一体的日本战前国家主义道德教育模式的分析,揭示出这种道德教育模式对日本国民人格发展造成的危害性,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缺乏自主性的“他律”人格。  相似文献   

11.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围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开展研究.但基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育人观念有误、主体价值丧失、实施途径偏颇、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效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创新德育思维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所代表的精神特质和传统道德教育有很不一致的地方。科学的价值中立性、科学创新对"对/错"观念的颠覆等对德育造成冲击,创新人才的道德特质及科学的精神特质对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考虑这些要求,德育才能加快转型,为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5.
明清“小学”德育环境建设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主动创造具体的德育环境,以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的一种德育途径。它包括“小学”的“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前者指学校的选址、布局与教室的布置、安排等物化因素:后者指教师的选用、学生的日常活动要求等无形的,但又能时时处处让人感觉到的精神因素。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进德修业”环境,从而实现德育目标。明清“小学”的德育环境建设经验对当今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德育走向     
我国渐趋成熟的公民社会决定了学校德育将走向公民、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多元。走向公民的德育目标,要求审慎处理公民生活的三种基本关系,培养独立人格;走向生活的德育课程,极大地颠覆了德育的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和教材风格;走向对话的德育方法论,将重构德育课堂乃至学校生活;走向多元的思想教育,使德育"不同而和",真正起到启发思想的价值。当然,学校德育要完全实现"四个走向",还面临着历史文化心理、现有管理体制、教师专业化等方面的障碍,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7.
当今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有极大关系;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它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个体道德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工作应利用具有德育氛围情境和德育能量的一切时空形态和现实背景,多视觉、多渠道、多层面地进行,应建构一个全景框架——“学校德育场景”(简称为“德育场”)。应从大德育观念建设、师德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德育科研及德美心三育互动等六个方面,对学校德育场景的建构进行整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历史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归结为"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规范"和"发展"并重的趋势日益彰显、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终身道德学习将从"片面"走向"全面"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易连云 《教育学报》2005,1(5):63-67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被异化,道德教育被视为一种知识教育,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意义的缺失.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意义的追述,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动态转化及"天之大德日生"所孕含的丰富生命意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铨释传统道德,以"生命·实践"为目标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重建道德教育生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