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互联网+"大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偏差,课程体系不健全,教产研赛协同发展不足,师资力量匮乏和保障条件不完善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地方理工科高校应以"互联网+"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科研优势,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认知,完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构建教产研赛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师资力量等保障条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从课程体系建设、支持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对"互联网+"和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条件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外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了国家顶层设计的个性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具备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互联网+"条件下我国高校开展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逐渐受到政府和各个高校的重视,初步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和形成了依托"互联网+"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顶层生态设计,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大力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地合作"模式,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将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创业性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提质增效的人才保障,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成败,而且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以及评价体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工业制造4.0时代的悄然而至,探索"互联网+"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瓶颈,构建"互联网+"下高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启动创新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从教学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打造"四层次、四阶段、四维度"的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6):147-150
为了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用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认知、教学方法和指导服务等.而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路径有:课堂学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和校企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为契机,地方高校要立足学校学科特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从课程构建、教学实践、教育师资、考核评价着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渗透式融合,在"互联网+"浪潮下引领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根据"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结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现状,以"互联网+"核心技术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环境平台建设以及以平台为基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三方面,来探索构建"互联网+"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精英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大量的创新创业引导政策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动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但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情况未呈现良好的态势。论文分析发现新时代创新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和信息分析及处理能力四个素质特征。基于此,论文从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质量控制四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进的建议,为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行业与新业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也为高校创业教育打下了市场与时代烙印。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创业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创新能力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引入多元化的师资,结合专业教育完善融入式的微课程体系,构建递进式的混合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以及打造多方合作的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结合自身院校的特色,依托各级地方政府、各地产业经济,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活动,并积极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积极申报全省重点创业学院示范校的进程中,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摸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路径.该路径包括:重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以及创新创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内在要求,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由于起步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比较缺乏,存在着多种问题,集中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评价体系不科学等多方面。基于"双创"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快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变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提升高职创新创业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不成熟,创新教育保障制度不成熟,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不系统,缺乏合格的创新师资队伍,创新教学质量缺乏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为此,要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充实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引入1+X证书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抓住校企联合机遇,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发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外部体系构建,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与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构建;通过内部体系构建以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实施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全面,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提出应采取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观,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优化创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理念广泛传播,教育教学资源高效流动,学生思维方式也发生明显改变,"互联网+"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作用广泛而明显.不过教学体系割裂、学生认知不足、网络应用有限等问题也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高校需从内部角度提高教育站位、融通教育体系,在理清双创教育目标的同时完善全面育人机制,还需从外部角度开发好、利用好互联网技术,以拓宽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并依托大型专业赛事助力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孵化,从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以此来培养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分析"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重点探讨"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国内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包括专业实践训练环节、课外模拟训练实践以及支持保障服务;还针对百色学院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包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考核评价、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共享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