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提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论调,西方国家借口人权干涉别国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主权独立和平等的社会,任何国家都不得借口尊重和保护人权,侵犯他国主权和干涉他国的内政。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权保护和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坚决抵制西方学者的错误观点,反对西方国家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2.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从国际法与国际人权实践的角度来说,主权高于人权,维护主权是实现人权的保障,没有国家主权,个人人权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国际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自己的战略意图出发提出诸如“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主张,并在国际社会广泛推行。这些观点成为某些国家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与霸权的理论依据。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主权是人权的保障,主张尊重主权、促进人权、反对霸权,并在国际人权实践中加以实施。  一、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在国际关系中开创了一个军事集团明目张胆干涉主权国家的危险先例。而西方一些国家为掩人耳目,还抛出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为北约的侵略行径辩护。这种以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推...  相似文献   

4.
"新干涉主义"是近年来西方流行的一种以捍卫人道主义为名,用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和行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权高于主权",其目的是在全世界维护和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建立由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由于"新干涉主义"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破坏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粗暴践踏别国主权,因而遭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5.
人权与主权之统一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已较多论及.主要是针对西方学术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观点展开,这为两权关系在实践中的正确对待打下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中仍然出现的频繁的侵犯主权、践踏人权的现象说明二者统一思想并没有得到较好贯彻。本文以它们的统一为题,通过对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对人权观形成的影响作比较,重申要客观、辩证地理解二者的统一,着重从促进这一思想的实际贯彻及其可操作性来论述。  相似文献   

6.
西方某些国家的学者和官员所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说,颠倒了人权主权关系中主权的基础地位;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中最根本的原则——国家主权原则;颠倒了国家和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他们妄图以人权的国际保护来否定人权的国内管辖,把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的主权行为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人权高于主权”论是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理论支柱。西方“人权高于主权”论不仅将人权道德化、国际化 ,使人权成为超阶级和超国家的普遍道德权利 ,把所谓普遍道德权利作为调整各国人权关系的主要手段 ,而且将主权建立在人权的基础上 ,认为限制主权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 ,从而为自己树立所谓的终极“道德”形象 ,其最终目的是以新的形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奴役和剥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利,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权是没有的。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特征。主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借“维护人权”之名,行“践踏人权”之实。实际上,主权和人权存在着密切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一方面,主权是人权的基础和前提。主权并不是人权实施的障碍,而是实施人权的重要保障。人权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事,离开主权,人权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主要通过主权国家制定的国内法律实现,个人无法要求国际社会直接保障其基本权力。  相似文献   

9.
“人权高于主权”论是西方霸权主义和权政治的理论支柱。西方“人权高于主权”不仅将人权道德化、国际化、使人权成为超阶级和超国家的普遍道德权利,把所谓普遍道德权利作为调整各国人权关系的主要手段,而且将主权建立在人权的基础上,认为限制主权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从而为自己树立所谓的终极“道德”形象;其最终目是以新的开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奴役和剥削。  相似文献   

10.
主权与人权     
在阐述主权、人权概念及形成、发展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批驳了“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人道主义干涉”论。  相似文献   

11.
人权是主权的基础,主权是人权的集中和保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不允许一国侵害别国的主权;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借以实现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手段;美国对内坚持“主权高于人权”,对外坚持“人权高于主权”,背离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1 7世纪到今天,西方人权学说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这种变化是与西方近现代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相适应的。但是西方国家大都强调人权的绝对普遍性,并主张以西方国家的人权模式为检验其他国家人权状况的标准。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源自于西方的人权观念正在得到普遍的接受,但是在任何社会中,人权观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本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任何人权标准的实施都不能无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是冷战后少数西方国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推行霸权主义的借口。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歪曲和割裂了人权与主权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上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和突出的政治问题。西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旗号,形成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神圣同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也要以“人权”为首要条件。这种人权外交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昕渭“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揭露“人权高于主权”论的谬误与实质,对于挫败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图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升级,它的影响已扩散到了国家文化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感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面对西方文化扩张战略的挑战,也注意到因文化交融空前规模而产生的文化主权问题。与国家独立和经济主权相比,整合了社会制度、价值取向、文化观念等社会深层次文化主权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复杂,效应也更深远。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状态与文化霸权、文化产业的全球扩张同时存在,不同文化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捍卫国家文化主权,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加强交流与协作,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寻求建立平等的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16.
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进入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高于主权”,动辄对中小国家横加指责、干预,甚至动武,主权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被引渡事件,充分体现了国际关系上的一些变化。通过这一事件,该文结合国际法中有关主权与人权问题、引渡问题对此事件作一探讨,并指出该事件的国际法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成了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下,践踏《联合国宪章》确认的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频繁地动用战争手段推行其价值观,对一些主权国家进行干涉,严重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主权的实现与人权的保障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国家的主权便不可能实现人民的基本人权。为了深刻认识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有必要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作一历史的分析。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自然法学家让·博丹。他把主权界定为“国家内绝…  相似文献   

18.
"人权高干主权"的观点是冷战后少数西方国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推行霸权主义的借口.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歪曲和割裂了人权与主权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上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西方人权观念及其文化帝国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权问题都将是中国与西方矛盾斗争的焦点。西方人权观念起源于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化的社会历史过程;在本世纪成为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观念反映,带有鲜明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征。分析和批判西方人权观念,否定它的文化帝国主义要求,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次揭示西方人权观念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49):171-173
父亲角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同角色扮演对儿童、家庭及社会会产生不同影响。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角色存在"缺席"与"在位"、"集体"与"个人"、"陪伴"与"管教"的差异,"父权"观念、父亲自身角色意识、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不同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角色扮演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