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间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找规律”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是找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对此内容笔者曾先后进行两次实践,对怎样找规律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2.
找规律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而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寻找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对改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认识,我国的课程设计者们率先将"找规律"纳入了学校课程之列,试图通过"找规律"让学生从纷繁的世界中分析、归纳事物运行的内在轨迹;试图通过“找规律”让学生获得寻找、分析、归纳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在“找规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规律的结果,轻过程的分析;重规律的运用,轻规律的探索”这种现象,让“找规律”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更让学生失去探索规律的兴致与动机。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编排了“找规律”,该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新增设的一部分内容。笔者敲定这节课后,仔细解读教材之余曾观摩了很多有关“找规律”的名家名段,不凡有很多精品,但隐隐总感觉有一种教学传统模式在牵制着,如都以一些故事情境等作为教学前奏,但所创设的情境往往又是冗长而低效,  相似文献   

4.
"找规律"是实施新课程以后在教材中出现的新单元.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先生曾针对这一内容明确指出:"'找规律'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激发找规律的兴趣,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细读这段话,我认为: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发现""探究"规律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事物中存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找规律"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活动,更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即十分有益于学生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正因为此,在各类数学教材、教辅材料以及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乃至形形色色的竞赛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经常看到"找规律"的身影。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常常以“发现规律、检验规律”统一地去处理所有此类内容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变成了“假探究”。等等。,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探索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内容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学习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现取“找规律”课例的教学片断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白忠文 《甘肃教育》2008,(23):18-18
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两会”“三通”,可有效促进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力求“两会”一是“学会”。新课程的教材观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二者的根本区别,王敏勤教授是这样论述的:旧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  相似文献   

8.
李蓉 《教育》2008,(12):57-57
透视当前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教师有必要理性地审视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找规律”是现行课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过多地关注规律的获得.然而对规律获取的过程远比掌握规律本身来得重要。以下案例是我市数学教师的施教过程,较好地阐释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以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数字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规律。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2004,(10)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科学课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来,大家在实践中对此作了较深入的考究,认为这个转变不仅是教材使用方式的变化,而是对教学目标重新认识的结果。有了这种认识,就不再把教材视为“圣经”,只是“见物不见人”了,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既然还要“用教材”,就要讲究怎么用。只承认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不够的,怎么“用教材教”这一面现在更应该研究。“教教材”,顾名思义除了理解为“把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之…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验教材把"找规律"作为内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王林主编在介绍第二学段的内容时指出:"找规律"单元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宽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借助画图手段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有的比较、归纳、推理等能力是本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演员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教学精彩的背后,是时间的积淀、血汗的凝结、智慧的融合。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数学教师应具有数学的眼睛和数学的头脑。在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解读,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都是在有限物体个数的范围内来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找规律的内容相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学生对于找规律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比较高。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找规律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归纳思维的训练是具有较大作用的。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找规律"章节的基本特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提出这部分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阮翔 《科学课》2009,(4):9-10
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中间既有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有教学方法的变革,而“新理念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理念与旧观念交织在一起有一个难分难解的过程,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反复体验,去‘悟’它,如果想法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经过磨砺,是不可能获得真‘经’的”。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内容,安排了两个课时,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三个教学情境图(摆花图,灯笼图和彩旗图),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的周期性来解决第几个是什么颜色的问题;例2是通过提供一灰两白排列的兔子队伍图。来让学生观察,解决“35只兔中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教材把“找规律”单列一个单元.究竟是什么目的?由于我们的教师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常把这一课的重心放在了“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设立“找规律”的教学单元,有关“找规律”的内容也相对较少。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精心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合理构建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20.
廖秀云 《广西教育》2004,(7A):85-85
在1999年以前的中师教材《现代汉语知识》(试用本)第二册“形容词”这一节内容里,曾有这佯的论述:“少数单音节形容词和动词一样,重叠时中间可嵌入‘了’或‘一’,例如:热——热一热,热了热;暖——暖一暖.暖了暖”、这就告诉我们,这里的“热”和“暖”原则上还是形容词.只不过它们能像动词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