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初中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生活德育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撑,以初中学生逐步发展的生活经验作为编写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堂、学生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将生活融入教学,让教学指导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主张“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2011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根本性质进行明确: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标准突出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张燕 《中学理科》2007,(9):88-88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让生物学和生活融合,就是让生活走进生物学课堂,活化教材,使之变得具体真实,好学易懂,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探究生物学规律,体会和感悟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然后将所学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庄锋 《生物学教学》2006,31(10):20-21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的实验内容,其实践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由于本探究实验是初中学习生物学两年来最后一个探究实验,而且能全面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因此,我把它作为考查学生两年来探究能力的一个载体,并且通过开放实验室、课外拓展等一系列活动,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此次探究真正成为初中阶段一次科学方法和精神的训练,力求体现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即“三贴近”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它体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多层面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贴近”原则,必须关注和研究学生实际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的问题,如网络化和信息化带来的问题、贫困生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三贴近”的要求,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计颁行以来 ,我国中小学活动课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教育行政部门也编发了初中活动课教材。但纵观“八五”期间初中活动课研究暨现行《活动课读本》尚存在问题 :(1 )教材构建缺乏整体性 ,“零打碎敲”,没有与大纲和教材紧密配合 ;(2 )内容缺乏系统性 ,“各自为战” ,相关学科缺乏有机的联系 ;(3)目标设计缺乏实效性 ,“一刀切” ,没有考虑到城市与农村、条件好、中、差以及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实际差异。这样就影响了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 ,“九五”期间 ,我们进行农村初中乡土…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把握及思想教育的渗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 2 1世纪素质教育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课题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在掌握初步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在实际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应用有关数学知识的意识 ,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所谓“数学应用意识”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 ,会想到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它。此课题的提出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将“…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数学教育活动中的“环境认知”和“分配认知”的含义,并从环境和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分析,要重视数学学习活动中环境和化的影响及其研究,在数学教育中,必须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民俗数学”及其教育的研究;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数学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点和信念。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进行政治课的教学,发挥其在塑造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应有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实现教学的“九化”,即:一、时事化政治课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它根本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是什么?就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时事及学生的实际。因此,只有使政治课教学时事化,不断引入“鲜活”的材料,佐证政治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接受和内化;其次,通过教学的时事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资本…  相似文献   

12.
职高教育有其特殊的对象、特殊的内容。如何针对职高生的实际,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是职高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天组织一次长跑,每天抄一句格言,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做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要是要求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下面简单地谈点体会。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 ,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创新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 ,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活动和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去提出问题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  相似文献   

14.
寻找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上海市开展"研究性学习"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这种教育理念出发,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首次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要突破。“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因在各学段学习程度和要求不同,分别被称之为“研究型课程”(高中)、“探究型课程”(初中、小学)和“探究型主题活动”(幼儿园)。近年来上海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探索,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落实、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生长点。2000年10月下旬,教育部在无锡召开了“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海代表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构想和做法。受教育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将组织编写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案和教学材料。2001年6月19日,上海市教委在大同中学召开全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成果展示会,标志  相似文献   

15.
在“二次函数”单元教学中,利用同一情境引发问题进行“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学生在“疑-问-探-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在初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尺度,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设置与显示生活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对初中学生来说,解问答题,尤为困难,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作为著名教育家,提出“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理念,强调生活应与教学相联系,在重视教学的同时,更应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度,以此进一步达成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初中物理课程特点来看,存在许多生活化元素,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开展物理课程,更有助于深化学生理解,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为推动初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亦为实现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本文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索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路径,望本文研究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升初中过渡阶段的一般考察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虽同属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普及性质,但毕竟是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研究表明,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既是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从小学进入初中,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转折。学生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会遇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诸如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生活的变化等,因而存在明显的“三过渡”、“两特性”,即心理上、认识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系统知识的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书中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从做中学”的学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 Bruner)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Iaerning by discovery)。  相似文献   

20.
赵斌 《教师》2010,(21)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