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带有情感色彩的原初状态,到逐渐概念化为某种具体情绪,这一短暂历程并不是随意自由发展的,而是有一条主线可以追逐,那就是核心情绪.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讲,核心情绪是一种神经生理状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核心情绪是对神经生理活动信息的心理表征或心理图式.因而核心情绪的测量方法也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自我报告测量,另一种是生理指标测量.  相似文献   

2.
学者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以往集中在哲学和心理学范畴;而认知神经科学以情绪与认知的脑机制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其关系,从大脑结构连通性和功能连通性角度,强调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关系,发现杏仁核、前额皮层等大脑结构是情绪与认知共同的神经基础;这些大脑结构具有"网络集线器"的作用,其功能是对情绪和认知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认知心理学目前已经涉及到情绪与各种认知过程、尤其是情绪与记忆关系问题的探讨。对于记忆和情绪的双向关系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内隐记忆中诸情绪的记忆效应问题。其中,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或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中的情绪的记忆效应构成了两个研究方向。前者集中探讨了心境与记忆的关系,发现记忆的心境依赖效应、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和资源分配效应,主张内隐记忆可能会负载某种心境的变化,进而可以通过某种先验情绪体验或情绪活动的变量集合来揭示内隐记忆的一些特征。后者从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机能性遗忘症、遗忘症与催眠情绪诱发、内隐知觉中的“纯粹接触效应”以及分离与去同步化等五个领域出发,系统界定了情绪记忆的内隐机能,认为与情绪反应相连的广泛的精神病症候变量均可反映内隐记忆。沿循上述思路与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必将获得一种整合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与手段,进一步探究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乃至身心交互作用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儿童心理治疗与干预中的情绪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具有促使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儿童在情绪能力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来自神经心理研究的结果则表明情绪的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理论研究则认为语言干预和认知训练能够促进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临床实践中,心理学工作者发展了多种以情绪为焦点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如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情绪课程和情境情绪调节疗法.经验证明,这些模式对特定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许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与认知是统一的,二者不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有共同的生理基础、相互作用机制和发生学机制,因此有必要把它们整合起来,把它们看成是一体两面或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对情绪与认知的整合,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对心理机制的深入理解与认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心理治疗、教育、管理等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依据已有研究和情绪与认知整合的需要,今后的研究既要进一步探明情绪与认知的整合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也要从其发生学机制、进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核心情绪位于任一情绪情节的中心,可以通过效价与激活来描述。它与心境类似但又不同,心境是没有对象的或者只有"准对象"的延续的核心情绪。因此核心情绪可被体验为自由漂浮的心境,也可以被归因于某些因素。核心情绪是特定情绪产生的前准备状态,与知觉过程、认知过程以及行为过程混合而成意识流,故人类意识中的情绪建立在核心情绪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情绪影响认知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一直受到中外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所有信息加工过程都含有情绪成分,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这说明认知和情绪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紧密联系的。情绪影响认知实验研究的深入,对于揭示情绪与认知关系的规律及情绪调节等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文理科交融与多学科交叉的大力提倡和高速发展,认知科学与教育学领域都对儿童发展观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并且意识到了脑和教育相关的密不可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新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本情绪脑环路、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情绪障碍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情绪神经科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情感教育目标、评价和教育内容。采用积极教育理念,加强情绪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双向交流,将脑科学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情绪调节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情绪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适应性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候选神经标识器类型,分别标识了情绪需求条件下的注意控制和消极情绪的注意加工。现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N2、Nc、误差相关负波、晚正电位这些反映情绪、认知整合的ERPs成分可作为儿童和成人情绪调节的临床指标,并且有可能起到情绪调节神经标识器和预测特定情感障碍风险的作用。在探究情绪调节和情感心理病理学神经标识器的未来研究中,应充分重视情绪对认知的作用,改善研究方法并关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情绪调节策略和记忆的关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认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情绪调节及其策略、情绪调节策略和记忆的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情绪调节策略与记忆材料性质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并受到注意资源分配、个体情绪体验、认知能量损耗、认知加工策略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讨论了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有关自我觉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觉知与自我标准差异、对归因的影响、与情绪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自我觉知作为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主观状态,可以使个体意识到自身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并进而对个体情绪产生影响。适度的自我觉知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但过度的自我觉知却是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将来用脑科学的方法对自我觉知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学视域中,情绪不仅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建构。社会学对情绪的解读超越了情绪智力的限制,更加质朴地重构了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反身性、主体间性等概念,社会学阐明了情绪与自我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的发生机制;此外,社会学对情绪劳动、情绪法则的分析还揭示了权力关系对情绪施加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本情绪取向、评价取向是情绪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基本情绪取向的主要特征是:情绪是先天遗传的,经由进化而来,是一种执行特定行动的本能或冲动,有其相应的面部表情;评价取向则认为情绪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产生于对知觉对象的意义分析和认知评价。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一直被忽视的第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取向,这一取向认为,情绪是一种心理化合物,可以构造出更基本的、不同于具体情绪的心理成分。  相似文献   

14.
所谓音乐情感,是指人与音乐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自然情感的升华。器乐作为表现音乐的重要成员,同样需要具备音乐情感的表现力,没有音乐情感的表现,就不可能完成音乐表演和音乐审美体验的全部,因素,“音乐情感”的培养在器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情感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之一。创造性情感以创造性认识为前提 ,以创造性需要为成分。创造性情感与创造性意志相互影响 ,相互调节。创造性情感既为个性心理特征所规范 ,又改造着心理特征。创造性情感的定势是由创造性情感转化为创造性性格的中间桥梁。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情感关系的问题,是经常被人讨论又经常使人困惑的问题。通过音乐能否表现情感、音乐为何能够表现情感、如何理解音乐中的情感、音乐与情感关系的研究对象四个方面,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特殊性作细致分析,以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适度运动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运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运动能促进认知发展;二、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三、运动有利于积极自我的形成。运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为:首先通过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直接促进心理发展;其次,以对情绪的调节为中介间接促进心理发展。对儿童运动的设计应简单易行,增加趣味性,强度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