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包括: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及国内外学校德育状况等。随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对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目标设置与德育功能的认识,高职院校德育内容的设定,德育主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情况,学校德育的方法和学校德育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3.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更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存在以下问题:"应试  相似文献   

4.
戴和圣 《中国德育》2006,1(7):93-93
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将生态道德纳入学校德育,对学校德育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补充和构建新的德育内容。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5.
德育内容指在学校开展德育时,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及其思想体系去教育、培养学生,它是依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加以选择和设计的,是德育目标要求的具体展示,也是德育本质的直接反映。当前学校德育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体系,它包括哪些方面?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和德育实践,我们认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内容的基本框架是五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知法、懂法、守法.并且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理解教育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理解即德行的德育内容论与德育实践论.“善解入意”的德育基质论,“将心比心、体贴关怀”的德育方式论。“学校道德场”的德育建构论等丰富的内容。它改变了以往学校单一的、说教式的、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成为构建理解型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构发展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的德育是指由传统的限制性和规范性的德育转化为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的德性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构建发展性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发展。完整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应包括知识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理智方面,制度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环境的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构成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万能论”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实效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其实,无论是从学校德育自身因素还是从人的全部生命历程来看,道德教育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讨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需要从德育时空、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立足现实寻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学校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在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合道德的现象,都可以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道德评价.实现“道德的学校德育”是对学校德育进行道德性审视的一个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国家。日本学校德育的发展也经历了纷争与融合,几经重视、不重视与重视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与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对今天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通过对日本道德教育的嬗变、德育方法及内容和目标的变化等的探讨,指出:研究日本的道德教育并非是说日本的学校德育是无可挑剔的,而中国的道德教育是一无是处的,但学人之长,补已之短,这对于提高国人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总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生命与道德——兼从生命的角度谈道德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哲学家认为道德的源头是自爱,道德的原则是生殖的原则,而生命的热望是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动力。学校德育的失效,正是道德教育忽视了生命的结果。道德教育应从个体的生命出发,引导生命获得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德育教育成败的直接标准之一。高校德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如何塑造高尚道德品质和形成健全人格的人才培养问题。更新传统的德育思想,扭转重智轻德的倾向,改革陈旧的德育体制和落后的德育方法,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德育理念。创建现代化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当中,既不可以把道德教育局限在公德领域,也不可对学生私人生活所应该具有的德性完全不予关注。在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相区分的情况下,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道德规则应明确要求公民自觉遵守,而个人美德只能够提倡,即"公德要求,私德提倡"。在学校教育中,同样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的调查显示,当前,全省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思想品质呈稳定上升趋势,但其生活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心理状况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学生个体成长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赵宏义 《中国德育》2006,1(1):14-19
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是社会道德的本来内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关涉,它们是德育应予认真对待和解决好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性不只是单纯的行为规范问题,还包括人生的意义问题;学校德育,不应只注重规范约束,更应注重意义引领;现实德育,过分注重或停留在规范约束上,而弱化意义引领,无益于德育的深化发展和人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现实德育的深化发展和有效展开,必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对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问题进行有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检验人才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学校要为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就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中 ,从而使学校逐步形成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 ,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而有效的协调一致的大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论师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从教育功能、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当前师德的现状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师德建设十分迫切。各类学校要以《教师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 ,引导教师从立德、修身和实践三个方面着手 ,加强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德,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总称。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高职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全程、全面、全员可操作的学校德育体系;二是加强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三是重视学校文化和中国德育馆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一项常规工作,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要加强德育实践,展示学生文明风采,就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持“以生为本”,建立一支高水平德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状态。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缘于生活、立足生活、高于生活、走向生活,用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生命中的心弦,积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